渡江战役中聂凤智与二十七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渡江战役中聂凤智与二十七军

渡江战役中聂凤智与二十七军1949年3月,华东军区野战军第九纵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在军长聂凤智和政委刘浩天的率领下,由淮海战役战场奉命开赴安徽省无为县境,紧张地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渡江侦察立头功 无为县境的长江边,滩上的草已经一片嫩绿,堤岸上的树也已开始发青,到处生气勃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聂凤智带着军、师、团各级领导干部和突击队长,多次到江边了解敌情、地形、水情,选择渡江突破地点。由于这里已在敌人的炮火射程之内,对岸敌军常瞄着我军骑马的干部打冷枪冷炮,所以聂凤智和各级干部们都改穿便衣,有的牵着牛,有的背着粪筐,有的扛着锄头到江边调查研究。聂凤智说:“长江自古称天堑。国民党军在长江南岸防线上部署了115个师,加上100余艘军舰和300余架飞机,总兵力达70万,形成所谓水陆空立体防御,企图保住半壁江山。”“这次战役必须横渡广阔的长江,实施敌前登陆,背水作战。登陆地点,既是攻击点,又是立足点。如果选择不当,碰到硬钉子,攻不上,撤不下,渡江部队暴露于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无遮无蔽,横遭敌人炮火的杀伤,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对于登陆地点的选择,聂凤智组织人员反复侦察、研讨。近一个月时间,他亲自指挥侦察英雄们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先后渡江十次,成功八次,获取了大量情报。七十九师侦察队副排长齐进虎,率部趁雨夜偷渡到江心黑沙洲后,遭敌人严密封锁。他与另外两名同志昼伏夜出侦察敌情,在极端险恶的情况下顽强坚持八天八夜,获取了敌人的江防情报,并于大军渡江前夕,乘一采菱木盆返回北岸(木盆现保存在军事博物馆中)。军侦察营二连班长张云鹏,带三名战士首次渡江捕俘。他们上岸后与查哨的敌人一官一兵遭遇。张云鹏眼疾手快,一枪打倒敌兵,一个箭步上去扭住了敌军官,并迅速将俘虏押回,为首长提供了重要情报。由于各次侦察都采取实地勘察、走访调查、捕俘侦察等手段,基本上查清了当面江防之敌兵力分布、工事构筑和两岸地形情况,掌握了长江水情及涨落潮规律 然而,聂凤智总还感到不满足。他要掌握敌情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他对政委刘浩天说:“我想应该把侦察范围扩大,可以大胆派一支侦察分队先遣渡江,像灵敏的触角一样,钻到敌占区,详尽细致地掌握可靠的敌情资料。”刘浩天完全同意他的想法。于是,二十七军党委经过一番酝酿推敲后,聂凤智将他的想法逐级上报请示。很快,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立即作出批示,对他们这一大胆而胸怀全局的构想极为赞赏,责成聂凤智妥善实施。于是,聂凤智抽调三个侦察班组成先遣渡江大队,由二四二团参谋长章尘和军侦察科长慕思荣分任正副大队长,先行率队渡江执行侦察任务 4月6日,夜幕刚刚降临,烟波浩渺的长江边石板洲,浪涛拍岸,波光闪闪,二十七军的侦察英雄们正有条不紊地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他们把一艘艘木船翻过堤坝,在江面上摆开,悄然无声地登上船,待命出发。此时,聂凤智、刘浩天、政治部主任仲曦东、副参谋长李元等来到江边亲切地为他们送行。聂凤智再次鼓励大家说:“侦察英雄们,我们静候你们渡江成功的好消息!” XX年4月XX年夏天,他率“抗大”三团一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学员过正太铁路时,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过去。聂凤智经过亲自侦察,大胆决定:就从敌人守卫最严、兵力部署最集中的火车站旁边钻过;而且把自己的指挥所也隐蔽在火车站里。按常理这是不可想象的,可是结果,几乎是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在敌人眼皮底下,这一大群男男女女“偷偷”越过了正太路。解放战争中的“奇袭周村”、“潍坊攻坚”、“大文口设伏”,也是聂凤智巧妙运用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的“三大得意之作”。他之所以如此自信,主要是得益于在“抗大”时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和运用 对聂凤智的这些“杰作”,大家自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这和“智取黑沙洲”毕竟不完全相同,所以,任凭聂凤智说破嘴皮,意见还是无法统一。有人说:这不能一概而论。黑沙洲在滔滔的大江里,在水面上,四周的江面一览无余,要想“飞渡”、“偷渡”,不是什么“有没有可能”,而是“绝对没有可能”。聂凤智是否犯了经验主义?强攻黑沙洲,对二十七军来说,不是能不能攻下的问题,攻下是毫无问题的;只是江面一览无余,乘小木船攻打,势必伤亡大些,耗时多些…… 聂凤智心里暗想:我思考再三的就是这个问题啊!一览无余的江面,暴露无遗的小木船,攻打的又是一个防御坚固的江心阵地,其费时费力的后果,那就是伤亡!于是,聂凤智只能拿出最后的王牌:“这样吧,军事问题军事主官有权决定,我决定了。我决定错了,我负责;谁不执行,谁对党负责,撤职枪毙,到时候不要怪我。” 聂凤智在关键时刻总是不讲情面的,严厉、严肃、严格甚至严酷。但广大师团干部对他是信赖的,意见尽管提,争论尽管有,一旦决定,他们都能坚决执行。意见就这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