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体制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体制思考

科学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体制思考[摘要]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具有良好地溶解社会矛盾和自我创新的内在机理,但要使之更加有利于发展农村和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支持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严格地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还需要明晰农民集体和个体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强化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组织配置和收益处置上的功能,以及加强对农村土地产权变动的监管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机理与环境;变革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制度目前受到的挑战主要是,它有没有支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希望按科学发展的观点,客观分析土地制度现状,存利去弊,就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道路提出一孔之见 一、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社会意义 XX年前农民们自发的、出于生存需要被迫创造出的、为政府敏锐的捕获并承认的家庭经营承包制,在改造我国原有农村集体经济集体经营制度的同时,也变更了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1998年修订的我国《土地管理法》和XX年的《土地承包法》标志着这一制度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 我国是正在逐步走向法制的社会,但有法不依的现象并不是罕见,特别在《土地法》对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界定,有效社会监督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追逐局部利益、热衷政绩和面子工程,对土地这种不可再生、没有弹性的资源的掠取几无顾忌,土地规划、土地管理上,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比较突出和明显。XX年代我国城镇用地动态变化遥感数据表明,城镇扩张占地为用地来源的78.96%,31个特大城市占地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仅达2.29:1,大大超过合理比1.12:1,XX年各类开发区达3.54万平方公里,而闲置竟达43%。在遏制工业和城市化对农村土地极度扩张方面,中央政府也出台过许多措施和政策,但效果不显著,真正在遏制城市用地极度扩张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农村家庭经营承包制度 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调整的几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1、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迟缓,城乡差别放大,引发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推出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行开始,迅速放大到城市,展开了我国持续XX年的大规模和深刻的全面改革。但农村改革带来的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减弱,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明显滞后(如城乡居民收入比,支出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比等)。这种滞后首先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其次是拖累了中国经济和社会整体的发展。然而,中国农村经济的再一次扩张和数亿农民生活状况的大幅度改善,因其地域广大,人口之众,确实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因为此,XX年年底,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整体思路,而支持这个战略的制度基础,核心部分是农村土地制度的稳定和完善 2、国际间交往更加密切,融合加速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特别是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到各个国家的认可,我国与国际间的交往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部门,由此,农村经济社会同样面临着国际化而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压力。这些机遇可能有,劳务输出、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出口贸易;金融、科技等服务在国际化背景下对农业的渗透,带来的资金充裕,农业生物、生态技术水平的提高等。但压力也随之而来,主要有,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和进口面临的国际间的竞争压力和对农业的冲击,粮食和生物生态系统的安全,以及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变动和动荡而来的我国农村若干产业的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威胁。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还能够起到恒定器的作用吗? 3、中国城市化的道路怎么走 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城市化,只要人口增幅小于城市人口增长率,是有利于增加土地资源的。但城市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城市化的程度取决若干因素,其中有,农业生产率水平决定的食物和其它生活必须原材料能够支撑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诸如交通、通讯、建筑、商业、教育;由交通、城市拥挤、废弃物处理及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防治、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的社会治安和心理等社会病等等。上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开始实行的城乡分割而治,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几十年来,户籍制度并没有因为家庭承包制度而改变,实际上,目前的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正相关性很强,承包土地使农民舍不得得离开土地,而户籍制度则使农民离不开土地,这使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迁徙成本放大,因此土地制度是制约城市快速扩张的杀手锏。但城市化终将要把户籍制度障碍打破,选择什么形式?多快的速度?都会规定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变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