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艺术家生存状态.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华人艺术家生存状态

美国华人艺术家生存状态有人说海外华人是夹在白人和华人移民两个族群中间的边缘人,即不被两面所接受的所谓土生仔式(外黄里白)的“香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旅美华人艺术家最恰当不过了。旅美华人艺术家由于夹在不同的文化中间,他们与华人工程师、企业家相比,生活明显地多了一份艰辛,更多的人找不到与自身相符的位置,徘徊于主流文化群体之外。 作家用英文讲中国故事 成绩斐然 在美国文坛,早期的知名华人作家有林语堂、黎锦扬、张爱玲等人,继之又有韩素音、聂华苓等人。他们皆有所成就。目前在美国的华人作家数以千计,用英语写作的至少有上百人,其中上世纪80年代从中国内地移民去美国的一批作家,已在美国得到了广泛认同 汤婷婷、谭恩美、任璧莲等被评论界称为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的新移民作家,以用英文写在美华人的故事而著称,也是比较早引起美国社会关注的新移民作家 评论界认为,为华人新移民作家首先赢得名声的应属汤婷婷。汤婷婷1976年发表的《女战士》,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戏剧故事与华人实现美国梦的经历糅合在一起,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任璧莲199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人》,被誉为描写华人追求美国梦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典型的美国人》中,华人主人公受过良好的美国高等教育,很快融入了美国社会,在主流社会中生活得游刃有余,成为了一批华人崇拜的偶像 最近几年,引起主流评论界注意的华人作家,当属哈金、裘小龙等人。他们成就更大,读者群更多,他们的存在甚至被赞为“华裔文学的崛起”,而他们拥有的共同点是:用英语写当代中国的人物、当代中国的故事 很多华人作家所描写的、美国读者所知晓的中国故事,基本是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再往后移,也是“文革”时期的,裘小龙在作品中告诉美国读者的,则是现今的中国 裘小龙在《红英之死》中塑造的主人公陈超,是现今中国的一位刑警队长,一位脱离了樊篱的人物形象。他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年轻英俊,是中共党员、诗人,在官场、职场、情场皆有斩获,在破案过程中不忘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见到漂亮的女性动情,与旧日的恋人见面不压抑自己,完全是一个“现代人”的形象,并且有很多西方人容易接受的特质 裘小龙说,他要写关于当代中国的书,作品里面的主人公不同于西方读者所习惯看到的,并能触及到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深层文化问题。美国媒体因此评论:裘小龙让西方读者进入了一个可从美国人的角度看到的更商业化、更现代化的中国 XX年6月,裘小龙的长篇推理小说《红英之死》出版后,相继入围爱伦,并获得世界推理小说大奖,被法国、意大利、日本、瑞典、丹麦、挪威等国翻译出版。他的《外滩花园》、《忠字舞者》等均成为了美国的畅销书 裘小龙、哈金等这批用英语写作的作家,为华人新移民作家赢得了声誉,而他们选择用英语写作,其出发点正如老一辈华人作家黎锦扬所主张的那样:要打进国际文艺主流,必须用英文写作。从“边缘”走向“主流”,是华人新移民作家选择用英文写作的动因 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他们以斐然的成绩,奇迹般地获得了美国读者的认同 在美国用中文写作的作家,其天地则要小很多。当地的中文报纸与杂志数量有限,发行量不大,传播空间狭小,加之报社、杂志社自身生存尚难,不会为作家们奉上丰厚的稿酬,因此以中文写作的作家既缺少读者的广泛认同,又缺少生存之本,他们自然难以取得瞩目的成功 艺术家面对商业社会立足难 在美国的华人艺术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除了少数人在美国得到肯定之外,大多数人还没有找到与自身水平相符的位置,特别是由于语言交流的困难,他们只能在华人圈子里活动,极大地限制了发展 艺术家们在中国时,很多人可以依附于艺术协会、画院等机构,政府为他们提供薪水,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艺术活动,不必为生存担忧。到了美国,他们立刻变成了需要独立生存的人,面对交流的困难、思维观念的不同和缺乏赖以为生的能力和技巧,他们有了难以言尽的生存压力 华人艺术家处境艰难,是美国的普遍问题。在地铁车站拉二胡,在街头画像,在华人家庭教授钢琴,是美国华人艺术家的普遍现象 在有“世界之都”称谓的纽约街头有多少华人画家,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但据一位华人画家估计,仅在曼哈顿地区就有约400名常年在街头以画谋生的华人画家 在曼哈顿,街头华人画家主要分布在一些游客高度集中的地区,如时代广场、中央公园、炮台公园、华盛顿广场、联合广场,以及位于曼哈顿下城的唐人街。据说,时代广场和中央公园以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画家为多,其他地方以来自北方的画家为多 有人戏说,“华人画家占领了曼哈顿”。一位在曼哈顿摆摊多年的俄罗斯裔画家说:“当初我在这里画人物素描时,还没有什么中国画家,突然有一天,他们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将我身边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一张人物素描我本来开价50美元,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