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绑架罪在刑法上几点特殊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绑架罪在刑法上几点特殊意义

试论绑架罪在刑法上几点特殊意义摘要:与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等一些犯罪行为相比,绑架罪的犯罪构成、犯罪后果以及该罪行造成的社会影响都具有鲜明的特殊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绑架罪的犯罪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暴力、胁迫、麻醉等方式 Abstract:Compared with intentional homicide, robbery, intentional injury and some criminal acts, criminal consequences and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offense has a distinct specificity. Moreover, with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means of the crime of kidnapping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violence, coercion, anesthesia, etc 关键词:绑架罪被害人不特定性量刑 Key word: KidnappingVictimNo specificity Sentencing 作者简介:李佳鸿(1988――)江苏无锡人 汉族 南京师范大学 强化培养学院 我国刑法也将以勒索财物为目的而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知的行为规定为绑架。既然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罪的罪犯通常情况下会在富人阶层中寻找目标。但是由于绑架罪有双重被害人(现实被害人和实质被害人)、受侵害客体具有不特定性,而且犯罪结果中还存在“绑架撕票”(现实被害人死亡)的情况,我们可以感受到绑架罪侵害的远远不止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其危害性完全可以波及整个社会,造成社会的恐慌 一、 绑架罪的认定 要分析绑架罪,首先要对其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① 今年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有关绑架罪的规定作了修改:“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绑架罪的恶害性并不低于故意杀人罪。虽然日本刑法认为绑架罪的犯罪客体是“人的自由”,但是绑架罪造成的人身危险性远大于非法拘禁罪,很多时候还涉及人身权利的侵害,“绑架撕票”更是侵害了人的生命权。所以比较认同我国刑法界关于绑架罪侵害客体的定性,“我国刑法界将绑架罪侵害的客体设定为复杂客体”②,不仅侵害了人的人身权利,还侵害了人的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至此,绑架罪的第一个特殊性已经显现出来:绑架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像故意杀人罪、盗窃罪等罪侵害的客体是单一的 二、 双重被害人 绑架罪具有双重被害人特征,“一方面是被劫持的、失去了人身自由的被绑架者(或被偷盗的婴幼儿),我们可称之为现实被害人;另一方面是对被绑架者的安危极度担忧、在绑架者看来能够满足其不法目的的相关人员,通常为被绑架者的亲属、朋友、上司或其隶属组织的成员,我们可称之为实质被害人。”③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绑架罪的罪犯实质上针对的是能够满足其不法目的的相关人员,因为从这些人身上才能得到利益,真正被绑架的,失去人身自由的受害者不过是罪犯拿来获取利益的“筹码”,但不管是失去人身自由的人还是被勒索的相关人员,都是被害人。这使得绑架罪区别于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尤其是以非法拘禁的方式来逼被拘禁人还债的犯罪(现实被害人和实质被害人是同一人)。双重被害人也是绑架罪的特殊性之一 三、 被害人的不特定性 这一点是紧接着双重被害人这一特征而产生的。这里所谓被害人的不特定性,我觉得应该理解成是现实被害人的不特定性。绑架罪是目的犯,绑架者按照其特定目的先选定实质被害人,如:想要获取钱财就要先物色勒索的对象,往往是在富人阶层中选择。但是在选择现实被害人时,可选择的范围很广,只要是能引起实质被害人极度担忧的人都可以成为现实被害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被害人的不特定性其实是由绑架罪的双重被害人特征和绑架罪的目的性所决定的 四、 绑架罪的量刑 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有关绑架罪的最低刑从十年降至三年,这引发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部分学者认为绑架罪不管对于公民个人的人身、财产还是社会公共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不应减低刑罚,这会造成对犯罪分子威慑力的降低,我们不得不承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