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黔山丛中多民族文化奇葩
黔山丛中多民族文化奇葩贵阳市南部,群山怀抱中有一座黄色的17层大楼矗立在南明河旁,那就是位于嘉润路10号的黔地记忆宝库――贵州省档案馆
贵州省档案馆成立于1960年10月1日,已走过了40余年的风雨历程。贵州省档案馆成立后,馆址曾几经搬迁,先后在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大院等处存放梢案和办公
目前的馆库大楼于XX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2248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建筑面积6368平方米。另有300余平方米利用接待大厅。省档案馆是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和档案信息资源中心,XX年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
到XX年底,馆内共珍藏有清代档案、民国时期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45万余卷,资料和图书6万余册。除文字载体档案外,还有部分录音、录像、照片、印章等不同载体档案。档案馆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接收各机关单位已到进馆期限的档案,馆藏档案的数量尚在不断的增加之中
珍贵的历史记录
贵州境内自古就有人类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阙于文字记载。从明代洪武年间建省以后,人文历史有了较多的记载
在贵州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年代最久远的是清代档案,数量虽少,但弥足珍贵。档案内容主要为学务类、划拨插花地(两个或以上单位地界因互相穿插或分割而形成的寒星分布的工地)类和契据类,尤以学务类和划拨插花地类档案数量较多,所反映的历史活动比较详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清代末年贵州兴办新式学堂的历史情况等
进人民国后,贵州省先经历了从1912年至1935年的军阀统治时期,桐梓系军阀和兴义系军阀之间派系混战,相继执掌省政,贵州政局动荡,战祸连年,民政长、巡按使、行政委员会主席、省长、省主席像走马灯一样轮换。直到1935年初国民党中央军尾随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后,才由国民政府直接派员对贵州进行管理。在馆藏的18万多卷民国时期档案中,涉及军阀统治情况的约有1.6万余卷,内容较零散,无法全面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但其中仍有许多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档案
馆藏民国档案大多数于1935年5月国民政府改组并直接统治贵州省政府后所形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社会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材料集中。其中主要包括历届省政府主席的任职情况,各种法令规章,历次省政府委员会会议记录,政府机构设置改组,行政官员考核、任免、训练,行政区划,土地陈报,乡镇造产,赋税整顿,推行保甲,矿藏调查,禁种鸦片,农作物试验及美烟推广,修筑公路、铁路,工矿贸易企业兴办,教育改革,市政建设等等。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民国时期贵州省的历史面貌,为研究贵州近现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众多机关、工厂、学校、部队、科研单位迁入贵州,较大地促进了贵州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馆藏民国档案中,关于抗战时期的档案数量比较大,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贵州省在抗战时期所取得的成绩。如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农业改进所、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州大学等单位的档案,全面地记录了当时贵州工业、农业、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历史情况
馆藏档案中,关于抗战时期的公路修筑、运输等档案,因战时大量管理机构驻于贵州,使这些档案详细记录了当时公路修建、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在XX年代全国新修地方志高潮时,全国先后有17个省的方志部门来馆查阅这部分档案,为全国的新修地方志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
贵州省境内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党的组织活动,始于XX年代末。其后,在全省境内迅速发展,建立了许多地下党的组织机构
馆藏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主要有:
1934年10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会师。11月26日,在湖南省大庸成立了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馆藏中有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布告、沿河县第五区革命委员会斗争纲领草案、沿河县第五区土地没收和分配条例、大定县(今大方县)拥护红军委员会告本县民众和红军弟兄书等
贵州地下党组织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及谢速航等人于1938年2月1日创办的《烽火》等刊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和西南服务团编印的西南区参考资料,如《西南之公路铁路》、《西南之航运航空》、《西南之邮政》、《西南之电信》、《贵州省概况》、《贵州省财政概况》、《贵州省农林水利资料》、《贵阳市概况》、《贵阳市的电工矿业》。五兵团形成的向西南进军动员材料、进军工作指示、命令、干部配备名单,关于处理接管物资的决定,入黔政治工作简报,贵州调查,贵州情况汇编等
革命历史档案中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北纵队发布的告工教人员书,告工农弟兄书,告同胞书,工作报告。中共罗盘区委及其军事组织形成的有关历史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