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探方法技术及应用-曹金虎.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化探方法技术及应用-曹金虎

2、 × ×铜多金属矿点找矿应用 1、该矿点为1∶5万矿调土壤测量异常选区。经1∶1万土壤测量进一步圈定了以Cu为主的多元素组合异常。 异常具明显的纵向分带特点: Sn、W、Bi、 Cu—Ag、Mo—Pb、Zn、Au—As、Sb。异常的形成推测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 1∶1万激电中梯测量以视极化率2.5%等值线圈定了异常,最高峰值为7.8%,异常形态为条带状,走向近东西。异常区出露主要有林西组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含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及流纹斑岩等。结合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分析,高视极化率异常区域与低阻区域吻合程度高,具有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特征。北部低缓视极化率异常区则呈现相对中高阻。 物化探异常经工程验证由铜多金属矿(化)体引起 3、 × ×特大型钼找矿应用 A、1∶5万土壤测量圈定Mo、W、Bi、Zn、As等元素组合异常。以Mo元素异常为主,面积约5km2,Mo含量3—15×10-6,最高含量37×10-6。异常查证地表发现了钼矿(化)体。 1∶1万土壤测量异常进一步强化(右图),确定元素分带序列为: Mo(Sb)-W(As)-Zn-Pb-Sb- As-Cu-Au(W)。 B、1∶1万双频激电中梯测量视幅频率(右图)异常幅值变化范围为2—14%,经钻探验证2%以上等值线基本圈定了钼矿体的深部范围。视幅频率异常中心部位,视电阻率出现相对高阻异常,也是深部钼矿品位最富地段。 C、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右图)反映矿区位于北东向大断裂F1的南东侧;矿区内有三条北北西向断裂分布,反映成矿期后可能有中低温热液活动。 F1断裂附近视幅频率异常等值线平直,断裂北西部厚覆盖区有无矿体存在值得探讨。 F1 4、银铅锌矿找矿应用 (1)通过1:5万土壤测量圈定了综合异常,面积约22km2 。各元素最高强度:Cu68.7×10-6、Pb424.6×10-6、Ag1.523×10-6、Zn427.2×10-6。 地层:泥鳅河组、宝力高庙组、阿巴嘎组和第四系 2-岩浆岩(似斑状中细粒正长花岗岩- 1∶1万土壤测量圈定AP2综合异常(异常特征见下表) 元素 面积 平均值 极大值 标准 离差 衬度 规模 浓度 分带 异常 下限 Au 0.476 13.91 86.37 16.55 4.636 2.207 4 3 Ag 1.076 1.684 >10 2.38 11.23 12.08 4 0.15 Bi 0.588 2.78 26.11 2.92 2.783 1.636 4 1 Cu 1.368 44.1 >1000 56.47 1.766 2.415 4 25 Mo 0.08 8.69 >100 21.56 2.897 0.232 4 3 Pb 0.752 271.1 >3000 564.98 9.038 6.796 4 30 Sn 0.812 11.38 >100 9.72 2.275 1.848 4 5 Sb 0.916 10.64 273.41 22.46 5.32 4.873 4 2 W 0.604 5.47 31.26 3.53 1.823 1.101 4 3 Zn 0.8 377.9 >3000 490.8 3.149 2.519 4 120 (2)、 1∶1万激电中梯测量圈定DJ1号异常:DJ1总体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长约1.9km,宽约400m,视极化率最高值达9.25%对应视电阻率在100—600Ω·m之间呈相对低电阻高极化特征,经验证为矿致异常。 其范围与地表银铅锌矿化蚀变带(Ⅰ、Ⅱ和Ⅲ)吻合。 × ×勘探线综合剖面图 (四)、△T转换△Z化极等值线平面图及意义 面积性磁测须绘制磁场化极等值线平面图:目前高精度磁测给出的是磁场总强度异常△T;低、中纬度地区,由于斜磁化的影响,使磁性体形成的异常形态复杂化,异常中心发生了偏移,有时会掩盖某些有用信息,给异常的解释工作带来困难。为了有效的突出有用信息、校正异常位置、简化异常的地质解释,对磁异常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应用最广、效果较好的是二维频率滤波方法,通过处理的内容有:将△T转换为△Z;然后再将磁化场转换到地磁极(即垂直磁化,不考虑剩磁影响)△Z⊥;再将△Z⊥分离并分别提取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 化极处理的主要目的: 1、消除斜磁化的影响,使磁异常和它所反映的磁性体位置基本一致,有利于同地质资料直接对比,便于解释。斜磁化的影响使正负磁异常偏离磁性体中心,影响随着地磁场的倾角 减小以及磁性体的倾角和顶端埋深的加大而增大。因此,利用磁资料进行区域和深部构造分析时,都应进行化极处理。 2、转换后的垂直磁化异常,改善了被斜磁化复杂化了的异常形态,有利于圈定激发体的边界。当磁性体态复杂,特别是在顶面有起伏和多个磁性体相伴生时,斜磁化异常更为复杂化。此时,磁性体的边界与异常等值线的拐点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