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正是不容忽视的公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正是不容忽视的公厕

网络正是不容忽视的公厕“假如有一天网络真的高雅了,一定还会出现另外的舆论公厕,它们不应该被忽视;假如很多网民都挤进了高贵的上流社会,世界上一定还有“贱民”,他们不应该被贬损” 周立波再次走红网络,不是因为他的海派清口。而是因为他的微博言论。他是一个逗人发笑的演员,但是他最近的表演惹人生气。无数的网民在谴责他,痛骂他,还有若干曾经捧红他的杂志主编在忏悔。他最主要的“罪状”,是发表了“网络公厕论”:“网络是一个泄私粪的地方,当私粪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变成公粪,那么,网络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厕所!” 综观周立波的前言后谣,人们有理由相信,他的“网络公厕论”意在贬低网络舆论,阻止政府倾听网络民意。上海“1115”大火发生之后,当无数民众通过网络表达哀悼和愤怒时,周立波却为有关部门的“快速反应”而感动,成为又一个“含泪大师”。“含泪大师”的立场总是这样: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政府只能顺从和赞美,不能监督和问责。这跟现代政治文明的逻辑背道而驰。面对在火灾中消逝的生命,网民们更多地表达了对当地政府工作的质疑,周立波忧心忡忡地说,“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是一种自宫行为了!”他所不知道的是,政府如果不想强奸民意,某种程度的“自宫”是必要的,也就是应该以一种中性温和的姿态来服务民众 然而,就事实的描述而言,周立波的言论来必没有道理。很多人都忘记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公共厕所一度成为议论时事的场所。此后私厕日渐普及,公共广场却依然未能恢复。几经周折之后,网络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阵地。并非在世界上所有地方,网络都具有如此强大的公共属性。很多地方的公共舆论阵地,仍然由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公共广场来承担。在很大程度上,网络在中国“私器公用”,人们用各种“马甲”来表达对公其议题的关心,也常常公私不分地动用各种表达手段,使得公共对话缺乏明晰的规则。这就好比在公共表达遭到压抑的年代,公厕的墙上写满了各种话语,既有真诚的爱情表达,也有不堪的粗话脏词,还有激昂的政治口号 有些批驳周立波的人,似乎还不如周立波更能正视眼下的言论空间。即便它不是公厕,也绝非正常的公共广场。在一个受法律保障、没有恐惧感的公共广场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偷偷摸摸。更不必对一个演员的信口开河如此惊慌。没有公共广场的社会,人们只能躲进公共厕所里在斑驳的墙上书写,那里自然充满了秽气。有些社会名流,在网络上有了几个粉丝,就以为是在庙堂圣殿里高谈阔论了,所以听到“网络公厕论”就难以接受。如果出于这样的认识来讨伐周立波,反倒有粉饰太平之嫌。只有面对真正的状况,才能理解网民的愤怒。才能为争取更多的言论空间而努力。承认自己身处的环境之后,改善环境的方法当然不是周立波所暗示的,要摒弃这些“公厕言论”,而是要力争让这些言论站到它该有的地方去 周立波还说,“网上骂娘的那些非主流贱民,在现实中就是天天被人骂娘的可怜虫!”这也让很多网民义愤填膺。事实上,在网络上匿名发言的很多民众。的确是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没有什么发言权的“非主流贱民”,即便没有天天被人骂娘,也几乎日日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周立波的可笑之处在于。他得意洋洋地区分贵贱,以为自己是“喝咖啡”的贵族阶级,可以理所当然地鄙视“低贱”的网民。他还势利地称自己“抨击的绝不是主流网民,是那种开口骂娘,闭口喊娘的无良网络贱民!”并无聊地炫耀说,“兄弟,我用掉和捐掉的钱,可能比您看到的钱还多!”这种低劣的思想和情感,实在是不值一驳。值得注意的倒是。有些“网络精英”为了反驳周立波的谬论。有意无意地美化网络,忽视“贱民”,不承认自己正在“吃大蒜”,这其实跟周立波使用的是同一种逻辑 作为一个演员,周立波大放厥词,公众原本不必介怀,因为他并不掌握公权力,而且他也有打胡乱说的言论自由。公众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乃是恐惧他身后的公权力阴影,担心他用舆论为滥用公权力的人撑腰。这种疑虑,正是只能躲在公厕里议政的“屁民”心态。假如有一天网络真的高雅了,一定还会出现另外的“舆论公厕”,它们不应该被忽视;假如很多网民都挤进了高贵的上流社会,世界上一定还有“贱民”。他们不应该被贬损。只有秉持这样的观念,才是对周立波言论的抗议。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