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寅龙和李俊桦 登上《Nature》杂志封面
谢寅龙和李俊桦 登上《Nature》杂志封面最近,一篇重要论文登上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的封面,两位年轻的中国学生侧身作者行列,他们一个22岁,一个23岁
深圳北山脚下,西北工业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就坐落在这里。对面,是绿油油的梧桐山。站在综合楼第五层隔窗远眺,稀稀落落的沿街商市和民宅,还带着几分乡土气息;不远处的盐田港,海浪永不停息地拍击着海面
一年前,两个XX年后,一篇《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构建工作》的论文,登上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的主刊封面,他俩署名其中,位列全球54位作者排名中的第XX年仅几十篇,更不要说是封面
谢寅龙、李俊桦是谁?
原来是这群人!
在米白色外墙的华大第一办公楼,记者初次见到谢寅龙和李俊桦,两人穿着拖鞋,身上一袭学生行头,见了面腼腆地笑了
去年,21岁的谢寅龙和比自己大一岁的李俊桦在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软件工程学院读大三;现在,读大四的同时他俩多了一个身份――华大的科研人员,做着世界领先的基因组科学项目。此外,他们还是华工与华大研究院合作培养的“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第一届学生。与班上其他8人一样,他们与华大的交集缘自一次宣讲会
XX年2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国华带领华大一行人来到华工开讲座。临近学期末,很多同学已回家,来的人不足一百。起先,软件工程背景的李俊桦和谢寅龙对这种生物类讲座并不感冒
抱着随意听听的初衷,谢寅龙拉几个同学一同前往
没想到,他被惊住了
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我国有科学家负责测定全部序列的1%
谢寅龙从中学生物课本上早早知道了这个项目,“宣讲会直接提到那承担1%主要测序工作的杨焕明、汪建等科学家正好在他们那里,当时脑海的记忆立马全部对上号――原来是这群人!”
“小时候,学知识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旦找到机会的话就去做。”这是暗藏心底的大理想,谢寅龙从不轻易说出口。于是,理想就此被点燃了
颠倒昼夜的日子
五楼的生物信息中心,是谢寅龙和李俊桦从实习生到科研人员的“根据地”。办公室、过道、会议室,密集地安置着桌椅、电脑
左侧的过道里,一群年轻人正在略显昏暗的光线下飞敲键盘,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基因代码;会议室里,有人在开着小组会议,说着说着,一方开始脸红脖子粗,另一方则静静地听着……
在这略显逼仄的空间里,一群年轻的科学家在与国际领先水平赛跑,其中学生身份的占了10%-XX年多的历练,李俊桦已经成为科研项目组负责人,负责一项糖尿病项目的研发工作
最近,谢寅龙转入基因软件开发项目组,“希望弄出点东西来造福人类社会。”此前喜欢玩CS类主流游戏的他早就琢磨着“有一天能玩自己设计的游戏”
拉开谢寅龙的抽屉,牛奶、水果、汽水、泡面等样样俱全,项目组师兄李少川把他称作“土拨鼠”,因为谢会屯粮。他还买了个饭盒,加班时就飘出泡面的香味
“科学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据说,做人类肠道基因组项目时,有些国外大学的研究所也在做这个事情,而且据说他们的“人类基因组测得已经比较深了”
“科学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谢寅龙举例说,被苹果砸到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接下来再多的被砸到的人说万有引力没有什么价值
作为此项目组组长,覃俊杰深谙科学界竞争激烈。“如果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他们先发现了,这种开创性的意义就没了。”
经过大半年的序列组装和基因注释分析,他们终于成功对人肠道内微生物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菌口普查”:从124个来自于欧洲人肠道菌群的样本,获得330万个非冗余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的参考基因;并可估计人肠道中存在约1000到1150种细菌,我们每个人体内平均约含有160种优势菌种
这项研究使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到人类身体里最重要的“居民”――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自身健康存有一种微妙关系。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组基因”的肠道菌群的发现,不仅将有助于预防、监控和干预由肠道菌群引发的肥胖、肠炎和糖尿病等疾病,而且使得基于肠道元基因组的个体化医疗时代已不遥远:当一个病人体内的肠道菌种不足以帮助消化或者抵御常见疾病时,或将通过培养和输入一定比例的益生菌群的方式,赶走疾病。这项研究,饱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华大创造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带人才,直接邀请国内外前沿科学家为实习生或员工授课。这种绕开传统博士教育、让本科学生直接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培养模式,已引起海内外教育界的关注。《自然》就此刊发社论文章《科学家是否需要博士学位?》,认为“华大的模式可能为教育和培训体制带来一场革命”
要真正成为“华大人”,就必须闯出“铜人阵”,这种少林弟子出山闯关式的“铜人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作文“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导写及范文.docx VIP
-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1).pdf VIP
- 202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数学(文).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医疗设备投放合同.docx VIP
- 附件2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调查表.doc VIP
- 《Python程序设计》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1-110.pptx VIP
- 水电站防汛工作检查表[一].doc VIP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报告.doc VIP
- 全概率公式(呼伦贝尔学院吴美华)教学课件.ppt.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