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元老郑烈与曹禺的翁婿之交
辛亥元老郑烈与曹禺的翁婿之交郑烈,辛亥革命元老,我国杰出戏剧家曹禺第一位夫人郑秀的父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曹禺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他与郑烈的交往,讳莫如深。从1948年至1988年,曹禺与郑烈的音讯中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上世纪80年代,笔者在从事文学传记《摄魂――戏剧大师曹禺》创作和第一部关于曹禺的电视传记片《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拍摄过程中,多次访问郑秀,并采访了解这段历史的郑秀的表妹沈澧莉、表弟沈祖戡,才重新打开了郑秀多年讳言的记忆,今年欣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特将尘封已久的这段史实公之于众,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驱鞑虏黄花岗九死一生
郑烈的女儿郑秀原系清华大学法律系学生。年轻的女大学生郑秀,身材苗条、面容清秀,一副大家闺女的仪表,是清华园的“校花”,追求她的男生不胜枚举。比她高两届的曹禺,是清华外国文学系的学生。他久仰郑秀的芳名。一次初见,便与她有一种亲近感,狂热地追求她
起先,郑秀看不上曹禺,觉得他个子太矮,又是一个文科生(郑秀希望自己找一个理工科大学生,不要两个人都学文)
一次,曹禺与郑秀在风景如画的清华园散步。走着走着,忽然左臂夹着的一叠书散落在地上。曹禺忙蹲下去捡书。慌乱中,一副眼镜又掉在地上。郑秀见他的窘状,禁不住咯咯笑了起来,忙帮他将眼镜捡起来。这时,她忽然发现曹禺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闪现出异样的光彩,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之光,似乎有一种摄人魂魄的美。郑秀凝神注视着曹禺,曹禺也深情地看着她
从此,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原先两人散步,是曹禺一人谈的多,郑秀很少插话。自从“捡书”事件之后,似乎丘比特的神箭射中了她的芳心。郑秀开始主动谈她的家庭,她的经历,尤其喜欢谈宠爱她的爸爸郑烈。于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辛亥元老的形象,在曹禺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起来……
在散步过程中,郑秀滔滔不绝向曹禺谈起她父亲郑烈的往事
“我的父亲郑烈,字晓云,福州人。他和辛亥先烈方声洞是至交,还是亲戚。他们都是日本留学生,第一批同盟会会员,在孙中山先生主持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宣统三年(1911年)父亲与方声洞一起,在同盟会最高军事指挥员黄兴策划下参加广州起义
“起义缺乏武器,方声洞、郑晓云等商议,事先买了一口大的楠木棺材,将武器放在空棺内。进广州城门时,清官喝令开棺检查。方声洞急中生智,谎称开棺钥匙忘带在身边,同时又给清官塞了一些好处费,这才将棺木运进城里。不料起义时,寡不敌众,方声洞、林觉民等许多人在战斗中牺牲,方声洞身中数枪。也有的人受伤被俘惨遭杀害。广州起义共死难烈士86人,事后收拾烈士遗骸72具,合葬在广州城郊黄花岗,这就是民国史上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听父亲说,在这次起义中,他幸免于难。他和辛亥元老胡汉民一起从死尸堆里爬了出来。胡汉民抱了一把胡琴化装成京剧琴师,父亲化装成邮差,才逃出封锁线,捡回了一条性命
“方声洞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广州起义前一夜就写好两封遗书,一封给父母,一封给妻子王颖。在给妻子王颖的遗书中,方声洞写道:刻吾为大义而死,死得其所,亦可以无憾矣。并叮嘱妻子他死后要教旭儿长大一定要爱国。
“旭儿指的是方贤旭,他生于1910年,和你同年。二姨罹难时,他刚满周岁……”
听着郑秀满含深情的描述,曹禺对尚未谋面的未来岳丈及满门忠烈的方氏一家充满了崇敬之情
撰史剧《精忠柏》翁婿畅论
1934年~1936年,曹禺的两部大型话剧《雷雨》、《日出》先后发表,轰动全国。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后改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简称“剧专”, 多次邀请曹禺来校任教。1936年秋,曹禺终于来到南京任教。在郑秀的引见下,拜会了仰慕己久的郑老先生。老先生见他彬彬有礼,又能侃侃而谈,益发喜欢。不料年过半百、喜欢舞文弄墨的郑老先生竟对话剧创作也发生了兴趣,试着写了一部多幕话剧《精忠柏》。他让秘书用毛笔认认真真抄了一遍,亲书“请家宝斧正”几个字,送给曹禺过目。曹禺一看啼笑皆非,剧本写得不伦不类,既不像京戏,又不像文明戏,但曹禺仍恭恭敬敬地提了一些修改意见。郑老先生看了连连点头:“讲得极是,讲得极是。”
为了进一步修改剧本,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曹禺的了解,郑烈多次邀请曹禺到他寓所,南京山西路一幢带车库的洋房里详谈
郑烈的《精忠柏》写得很长,取材于宋朝岳飞抗金的历史题材,从岳母刺字、受宗泽重用、朱仙镇大捷,一直到十二道金牌召回、风波亭遇害等情节,都写得十分详细。剧中出场的人物不少,除岳飞、岳云等主要的正面人物之外,秦桧、王氏等卖国奸佞也都全部出场。郑烈当时任最高法院检察署署长,负责检察署、监狱等部门,他又是辛亥元老,因此曹禺在他面前十分谦恭,敬称为“伯父”。但谈到剧本意见,他也较坦诚。他说:“伯父,您的这部剧作好在写得严谨,主要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