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论文】从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谈西安城市建设.doc
【生态环境论文】从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谈西安城市建设
摘要:西安虽然一直努力构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城市发展模式,但由于近年来西安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出现“摊大饼”的发展趋势,南部秦岭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西安城市建设过程进行梳理,对划定城市建设南控制线进行可行性研究,提高对城市生态缓冲区的认识。研究认为生态缓冲区的划定将有利于西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秦岭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生态缓冲区、南控制线、摊大饼、绿色生态控制区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因其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堪称华夏故都,又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
然而,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西安城市空间出现“摊大饼”式发展趋势,交通拥堵、城市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日趋加剧。特别是城市的快速向南拓展,加剧了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城市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重挑战。因此,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合理确定主城区生长边界,实现西安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一、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
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
西安之所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得益于其关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南靠秦岭,北邻渭水,八水绕城,南山北塬”的地理格局为关中城市空间形态奠定了基础。巍峨的秦岭构成了关中的生态安全屏障,纵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则是关中城市的生态之本。
西安自古就“山水城市”建设的典范,从周沣镐二京、秦咸阳、汉长安到唐长安城的建设,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城市建设思想。可以说西安的城市发展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八水绕城,天人合一,经纬龙脉,汉唐精神”,体现了东方独有的世界观、价值观,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个民族的历史。
建国以来,西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五十年代开始共编制了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待南部秦岭的态度经历了从无意识---控制—保护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总规中,规划只注重城市功能区划分,还没有充分认识秦岭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秦岭区域的认为破坏现象屡见不鲜,山体开挖、毁林开荒、水源污染等现象随处可见。
20世纪90年代总规中,明确提出“城市的绿色生态控制区”的概念,“绿色生态控制区”主要指西安城市建设用地275平方公里之外,规划区9983平方公里之内,对居民休闲生活和城市景观,生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的区域。西安城市南部区域及秦岭是城市绿色生态控制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西安城市的第一道绿色保护屏障,也是进步城市的第一道绿色风景线,更是西安市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的一种重要体现。
2008年第四轮总体规划提出保护南部生态屏障的理念。指出“综合西安的宏观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条件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西安市应以秦岭作为生态屏障,环山路以南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城市的发展”。以南部秦岭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渭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通廊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
秦岭是国家地理气候分界线、重点生物功能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地和塑造者,是西安千年文明的造就者,西安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秦岭也是西安市的生态安全屏障,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山水城市、人文城市的重要凭借。
近年来,西安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构建城乡一体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指导下,从政策到规划,对城市南部及秦岭北麓森另植被的成功保护,使得秦岭再次显现了它的生态以及文化魅力,充分发挥了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和水源涵养功能。先后完成了《秦岭北麓环山路两侧用地规划》、《秦岭北麓峪口整治规划》、《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等多项规划,城市南部的保护和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南控”到“南融”的转变
可以说,以“保护为本”控制城市向南发展,在空间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南控”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03年至2010年,西安主城区用地规模以每年13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西安城市建设用地向南拓展趋势加快。。城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教学论文】浅析贫困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政治教学论文】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doc
- 【政治经济学论文】浅谈公共经济学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doc
- 【政治论文】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意义.doc
- 【政治论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政治课教师素质研究.doc
- 【政治论文】浅析转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必要性.doc
- 【政治论文】浅谈共情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oc
- 【政治论文】浅谈物化意识对政治的影响.doc
- 【教学论文】建筑识图与构造“项目教学法”的基础.doc
- 【教学论文】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篮球课中的应用.doc
最近下载
- 江苏开放大学公文写作与处理050008过程性考核作业三.docx VIP
- 运维规范试题.docx VIP
- 《先进纺织技术》课件.ppt VIP
- 2025秋数学人教二年级(上) 身体上的尺子:第1课时 身体上的长度.pptx VIP
- 保定动力19秋网络运维班知识测试_A.docx VIP
- 高速铁路概论单元四第节高速铁路通信课件.pptx VIP
- HFC网络(光机及以下)调试运维培训试题.docx VIP
- 化学-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二)带答案.docx VIP
- 高考数学培优---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弦被焦点分成定比.docx VIP
- 福建省电子技术基础应试指南测试卷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