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北宋黄河物料的筹措与管理
论北宋黄河物料的筹措与管理[摘要]北宋时期,伴随着黄河治理的频繁开展,治河物料的筹措、管理即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宋廷在物料的筹措、使用、管理等诸多环节,都逐步确立了一套较为严格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从而保障了治河的有序进行。同时,围绕物料所设立的相关奖惩制度,也进一步推动了对物料管理的完善
[关键词]管理,奖惩制度,物料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XX年梢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竹索等物料的大规模采集,“凡千余万,谓之春料”。同时,遵循就近原则,宋廷也经常派遣使者会同当地治河官吏在黄河沿岸地区内“乘农隙率丁夫水工,收采备用”。如天禧四年(10XX年)滑州黄河决溢时,宋廷即令当地官府规划所需梢芟,组织士兵采伐物料。天圣元年(1023年),为堵塞滑州黄河决口,部分物料也由士兵砍伐黄河沿岸榆柳以作补充。庆历八年(1048年),澶州治理黄河所需缆索竹一百五十万竿,宋廷也是“差人司竹监斫次”。在北宋黄河治理期间,这种做法多有实施。在救护黄河决口的紧急情形下,这种举措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筹齐大量物料
科征也是宋廷筹集物料的手段之一。如天禧四年(10XX年),为堵塞白马军黄河决口,宋廷“凡赋诸州薪石芟竹千六百万”。乾兴元年(1022年),郓州官府在堵塞黄河决口中“募民入刍楗,而城邑与农户等”,宋廷随即责令由当地富人输纳三分之一,并将此法推广至其他各州。至和二年(1055年)之前的一次商胡埽河役,朝廷为之科配梢芟一千八百万,“骚动六路一百余军州”,物料科征规模更为庞大。在河役开展中,宋廷为筹措黄河物料而广泛“于民间等第科配”的举措也是颇为普遍。而为弥补物料的不足,宋廷有时也令民众将部分租税改纳物料。如景祜二年(1035年),宋廷即曾诏称“自横陇河决,尝下河北、京东西路以民租折纳梢芟五百余万”
购买是宋廷筹措物料的另一重要途径。如庆历八年(1048年)前,在凤翔府奉三司之命采购修河木桩的过程中,一次所购木桩即达四十三万余条,“亦于永兴等七州军配买,比之常岁,多两倍已上”。由此可见,这种大规模的物料购买在当地是常有开展的。元丰元年(1078年),鉴于曹村决溢后当时各埽已无储蓄物料,宋廷自市易务支钱十万缗拨付都水监,令开封府界、河北路各河埽“以时市梢草封桩”。元祜初年,为缓解物料购买经费的不足,吴安持除组织士兵砍伐树木,同时“支借常平仓司钱买梢草”。另外,宋廷封桩库所储钱物“系备边、河防及缓急支用”。即部分封桩钱也是作为物料购买的一种辅助而被加以使用的。宋廷对物料购买的支持,除了这种直接的资金支持,还以赐度牒的形式为物料购买提供辅助,这种举措主要集中于熙宁、元丰年间,其他时期则颇为少见,“祠部遇岁饥、(黄)河决,鬻度牒以佐一时之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史籍统计,北宋以赐度牒形式支持物料购买的活动,自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七年(1084年)多达14次,另有绍圣元年(1094年)1次。地方官府有时也向朝廷借贷资金用于购买物料,或直接借贷物料,以弥补物料的不足。如元丰元年(1078年),对河北转运司此前堵塞黄河决溢中所借水利司秆草,宋廷“令澶州偿其值,仍令本司秋熟买足”。地方官府之间,有时也彼此间拆借资金用于物料的购买,如元祜七年(1092年)河阳黄河南北两岸所需的物料,即是以自京西路转运司所借资金购买。可见,通过地方自支、中央拨付、官府间拆借等多种途径的运用,可为物料的购买筹取较为充分的资金
此外,宋廷还特辟一定的区域,专门开展物料的培植。如开宝五年(972年),鉴于常年的黄河救治中物料培植的不力,宋廷令黄河、汴河沿岸州县“委长吏课民别种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仍按户籍高下,定为五等:第一等岁种五十本,第二等以下递减十本。民欲广树艺者听,其孤、寡、穷、独者免”。不仅如此,朝廷还责令地方官加强对河流沿岸树木栽植情况的日常检查,如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廷即派使者赴滑州“与知州、通判同阅芟地,尽令刈送官场”;商胡埽决口之际,“(黄)河傍郡调发以军法促办……伐官竹数十万个”。熙宁三年(1070年),经同判都水监张巩建议,宋廷也令“于黄河芟滩收地,栽种修(黄)河榆柳”。哲宗朝王诏任知滑州时,“州属县有退滩百余顷,岁调民刈草给河堤,民病其役,诏募人佃之,而收其余”。通过这种举措所培植的物料虽较为有限,但也不失为筹集物料的一种有益补充
动员民众进纳,是宋廷筹措物料的另一举措。如天圣元年(1023年),为堵塞黄河滑州决口,宋廷即在京东路、河北路、陕西路、淮南路境内动员民众进纳物料。景祜二年(1035年),为鼓励澶州民众捐纳物料,朝廷令“澶州输梢芟授官者免本户徭役,物故者勿免,其迁至七品,自”。庆历七年(1047年),针对澶、贝、德、博、沧、大名、通利、永静八州军缺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