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摘 要: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瑰宝,在历史教学中,也一直彰显着自己独到的功用,如果教师充分挖掘诗歌与教材的内在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理解中国的历史,也能让他们更充分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更加折服于先贤哲人的政治远见,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同时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应注意“史”与“诗”的区别等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诗词; 运用;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XX年来,笔者有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番探索,写几点想法,以为引玉之砖
一、诗词能生动再现史实情境,真切感知历史画面,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生动展示了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叱咤风云、再造乾坤的壮烈之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诚意打动,辅佐刘备父子两代君主,虽然诸葛亮遇到了能够让自己施展才能的明主,可惜此时汉室已式微,复兴汉室已无可能,表达出了诗人对诸葛亮大业未成人先去的无限哀思;“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作的讽联,将慈禧太后40年的血腥罪恶史,一联以概之,跃入学生心中;耳熟能详的毛泽东的《七律
二、能从中聆听优美的节奏旋律,感受浓郁的情感色彩,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诗词尤其是中国古代诗词,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究押韵,注重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把词的音乐性与词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的内在情感的流动。这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与词人凄凉悲苦的心境,情境交融,绵远悠长,是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感叹自然的美景,人生的得意,总是那样稍纵即逝,“太匆匆”三字,以浅显的口语,把自己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的挫折之悲浓缩于其中,犹如心灵深处沉重的叹息,将亡国之恨渲染得哀婉浓烈。末句是三字短句的紧迫急促之转折,一气呵成逼出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九字长叹。此句气象极为阔大,以东流之水来表现悲愁之绵绵无尽;以画面、时空之拓展与延伸,展现愁恨之无涯;以净化了的情感、浓缩了的语言,负荷起超过字面含义的更丰富的思想,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词是李煜从自己亡国之痛中提炼出来的人生哲理,但由于其丰富、充实的内涵,把个人感情与自然现象融于一体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抽象和高度的概括,却使它远远超过了李煜自身情感的樊篱,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学生的志趣、审美情趣正在发展中,优美的语句、情境交融的意境, 往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便不启而发,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容易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运用诗词创设意境开拓视野,搭建舞台交流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平常说的“想一想”,实际上就是“思维”,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比较力、概括力、推理力、判断力等等。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人们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经验表明,利用诗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效果十分显著
中学生认识历史时,往往容易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象,而不太习惯将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教师借助诗词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加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些诗人截取历史上一时一事,一人一物,作诗咏史,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这些作品有的寓意精深,有的偏颇甚至错误。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正确的辨析,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
总之,诗具史笔,史蕴诗心,诗词美化教学,教学使诗词深化。历史教师平时要练好内功,厚积薄发,使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必将构成中学历史教学一道独特风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