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1.解离常数 pKa值是表示药物酸碱性的重要指示, pKa值越大,碱性越强; (二)药物的解离常数 pKa 酸性强度 碱性强度 2 强酸 极弱碱 2~7 中强酸 弱碱 7~12 弱酸 中强碱 12 极弱酸 强碱 药物的酸碱度按pKa值可分为四级: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疗效以及对皮肤、粘膜、肌肉的刺激性都与药物的酸、碱性有关。 解离常数的测定常采用电导法、电位法、分光光度法、溶解法等。 常见药物的解离常数(25℃) 药物 pKa 药物 pKa 药物 pKa 氨基比林 5.10 磺胺嘧啶 6.50 利多卡因 7.90 维生素C 4.04 氯霉素 5.50 戊巴比妥 8.00 阿司匹林 3.50 苯巴比妥 7.40 丁卡因 8.50 苯甲酸 4.20 吲哚美辛 4.50 茶碱 8.70 安替比林 1.50 可卡因 8.40 麻黄碱 9.60 保泰松 4.40 可待因 8.20 苯海拉明 9.00 利血平 6.60 普鲁卡因 9.00 新思的明 12.00 药物溶液的表面张力,直接影响药物溶液的表面吸附及粘膜上的吸附,因此,对于粘膜给药的药物溶液需要测定表面张力。 测定方法: 最大气泡法 吊片法 滴重法 三、药物溶液的表面张力 滴体积法(或滴重法) 测定装置如图。滴体积管是用一支刻度吸量管吹制成,管端磨平,用读数显微镜测准管端外直径,并垂直地安装在装试液的套管内,再放入玻璃夹层管中,其中加水,将夹层管与恒温槽相连,保持一定温度,以注射器控制液体自管中滴出,可以从液体的体积和滴数求得每滴液体的体积V(或称量滴出液体的重量)。 滴体积(滴重)法也适用于液-液界面张力的测定。为此,要将滴液管管端伸入另一种密度小的液体中。让滴液管中的液体自由滴落。同样地测定液滴滴数和滴落液体体积(或称重),就可由上式计算出液-液界面张力。 药物溶液的粘度与注射液、滴眼液、高分子溶液等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密切相关,对药物制剂的流动性、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和稳定性有影响。 粘度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特性粘度等。 用粘度计(毛细管式和旋转式)测定粘度。 四、药物溶液的粘度 * * * * * * * * * * * * * * 2.药物的平衡溶解度及测定方法 药物的溶解度数值多是平衡溶解度,测量的具体方法是: 取数份药物,配制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系列溶液,置恒温条件下振荡至平衡,经滤膜过滤,取滤液分析,测定药物在溶液中的实际浓度S并对配制溶液浓度C作图,图中曲线的转折点A,即为该药物的平衡溶解度。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曲线 ★ ★ ★ ★ ★ ★ ★ C 0 0 S0 S A 注意事项: 无论测定哪种溶解度都需在低温(4~5℃)和体温(37 ℃)两种条件下进行; 如考察稳定性对溶解度的影响,应使用酸性和碱性两种溶剂系统; 应恒温搅拌并考虑药物达到溶解平衡的时间; 取样温度与测试温度应一致,并滤除未溶的药物。 1.药物溶解度与分子结构 相似相溶 氢键对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药物分子与溶剂(极性)分子的氢键 有机弱酸弱碱药物制成可溶性盐可增加其溶解度。 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溶解度 药物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 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 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 2. 溶剂化作用和水合作用 药物离子的水合作用与离子性质有关,阳离子和水之间的作用力很强,一般单价阳离子结合4个水分子。 药物的溶剂化会影响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晶型不同,导致晶格能不同,药物的熔点、溶解速度、溶解度等也不同。 无定型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比结晶型的大。 3. 多晶型的影响 在多数情况下,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按水合物无水物有机化物的顺序排列 4.溶剂化物 药物溶剂化对药物熔点和溶解度的影响 药物 溶剂 熔点/℃ 25℃溶解度/mg/ml 氨苄青霉素 (无水物) 200 10.10 ? 水(3:1) 203 7.60 苯乙派啶酮 (无水物) 68 0.92 ? 水(1:1) 83 0.26 琥珀酰磺胺嘧啶 (无水物) 188 0.39 ? 戊醇(1:1) 191 0.80 ? 水(1:1) -- 0.10 丙酮缩氟氢 羟龙 (无水物) 220 0.06 ? 乙酸乙酯 (0.5:1) -- 0.15 ? 戊醇(7:1) -- 0.33 ? 戊醇(7:1) -- 0.33 保泰松 (无水物,Ⅳ型) 105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