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式生物埂对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pdfVIP

网格式生物埂对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t.il量怠琅泣,营手在 2013 年 12 月 第 21 卷第12 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 Dec. 2013 , 21 (12): 1491-1499 DOI: 10.3724/SP.J.I011.2013.30474 网格式生物埂对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黄欢何丙辉 李建兴秦川姚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摘 要 网格式生物埂作为将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护坡技术,对土壤养分特征和 坡面分布规律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建设 1 -4年的黄花网格式生物埂对坡面 土壤养分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网格式生物埂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 pH 有显著改善作用, 随着建设年限的增加,土壤 pH 逐渐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大;在不同坟位之间有机质含量表现为: 坡上〉坡中〉坡下,与对照裸坡呈相反规律; (2) 随着网格式生物埂建设年限的增加,土壤全氮呈现先降低后增 加的趋势,且生物埂对于改善上坡位氮素含量效果较显著;土壤碱解氮与全氮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且不 同建设年限间生物埂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坡上和坡下位置差异均较显著; (3) 生物埂建设 1-3 年,相同年限的生 物埂不同坡位的土壤全磷含量之间显著差异性规律不同,但建设 4 年生物埂土壤全磷的坡面分布规律与对照 完全相反,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且不同坡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O.OOO); 有效磷含量随生物埂建设年限 增加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变异系数达 3 1.3 7%,但相比对照平均值提高1.15-3.30 倍,而坡面分布随建设年限 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4) 网格式生物埂土壤全锦含量相比对照提高 9.7%-28.2%,但随着网格式生物埂建设年 限的增加,土壤全饵含量呈降低趋势;生物埂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效匆含量,且达到一定建设年限,坡面不同位 置土壤有效饵含量差异性显著增加。 关键词 网格式生物埂 护被技术 土壤养分坡面分布特征 中固分类号:SI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3)12-1491-09 Effect of net terrace biological bank on soil nutrients distributions along slope HUANG Huan , HE Bing-Hui , LI Jian-Xing , QIN Chuan , YAO Yu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Eco-environments , Ministry ofEducation , Chongqing 400715 ,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slope protection technique , net terrace biological bank combines biological measures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s for soil/water conservation. The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soil nutrient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along slope. The technique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realize full uses of land resources and ensure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under insufficient supply of arable land resources against vast slope of varying lengths. To stud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