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6从个人特质与归因组型探讨警察人员心理困扰程度
從個人特質與歸因組型探討警察人員心理困擾程度
前言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至2004年4月底止,全國警察人員罹患或疑似精神異常者156人,81人,合計237人,36%,車禍或外力致腦傷者佔14.8%,感情挫折者佔13%,家族遺傳者佔7.6%,過度驚嚇者佔7.6%,家庭變故者佔5%,其他為原因不明者(內政部警政署,2004a)。另就近10年來警察人員自殺人數觀察,自1993年7月起至2004年4月止,警察人員自殺身亡者共121人,根據自殺現場及事後調查結果分析,自殺原因以家庭困擾居多,其餘依次為債務困擾、健康因素、工作適應、感情困擾、精神異常等原因(內政部警政署,2004b)。由此顯見,各種因素造成員警心理困擾,如未獲得有效的紓解,有可能進一步深化,導致精神異常,也有可能一時想不開,引發自殺的事件,殊值重視。更重要的,警察工作性質特殊且項目繁雜,如陷於心理困擾狀態,無法解決,不但影響工作,更會帶給社會不安。
過去國內學者對警察自殺問題之研究,文獻相當豐富(張平吾,1992;胡淑媛,1992;劉安真,1992;陳婷婷,1995;蔡素玲,1997;孫敏華,1997;林錦坤,1999)。近年來,對警察壓力問題之探討,也相當的多(楊國展,1995;張明永、蘇美卿,1999;闕可欣,1999;周勵志,2001)。但對警察心理困擾問題之研究,卻付諸闕如。本文乃拋磚引玉,從警察個人特質與歸因組型初探員警心理困擾成因,以建立警察心理困擾的文獻。
貳、心理困擾的意義與型態
一、心理困擾的意義與基礎型態
心理困擾(psychological distress)是一種主觀上的不愉快狀態,主要有二種形態(Mirowsky and Ross,1989),第一種是憂鬱(depression),例如:感覺哀傷、孤寂、絕望、無用、悲泣、希望死了算了、睡不著、士氣低落、覺得每一件事都很費力、覺得每一件事都做不好等。第二種是焦慮(anxiety),例如:感覺緊張、不安、擔憂、易怒、害怕等。憂鬱與焦慮各有二種主要成分:情緒不佳(mood)與身體不適(malaise) (Mirowsky and Ross,1989)。情緒不佳是一種負面的感覺,如因哀傷而憂鬱,或因擔憂而焦慮。身體不適是一種身體的狀況,如因憂鬱而無精打采(listlessness)或心神渙散(distraction)、或因焦慮而身體功能失調(如頭痛、胃痛、暈眩)或不安。憂鬱與焦慮現象經常一起出現,一個人發生其中的一種現象時,另一個現象也會伴隨發生。憂鬱和焦慮是高度相關的,會感到憂鬱的人,也會感到焦慮。因為這個原因,研究人員常常把這兩種症狀合在一起探討,而不會刻意作區分。此外,除非研究者對身體疾病、傷害或住院治療影響心理困擾的方式有興趣,否則情緒不佳和身體不適的要素,通常也不需分類。謹以下表簡要說明憂鬱與焦慮的癥候,及心情不佳與身體不適的現象(Mirowsky and Ross,1989)。
表2.1心理困擾的形態
憂鬱 焦慮
˙失意
˙精神萎靡不振
˙哀傷
˙孤寂
˙感覺人生註定失敗
˙感覺常被事情綁住
˙希望死了算了 ˙焦急
˙易怒
˙害怕
˙緊張
˙擔憂 ˙沒有胃口
˙無法專心
˙記性不好
˙睡不著
˙覺得每一件事都很費力
˙覺得每一件事都作不好
˙很少說話 ˙心跳加速
˙呼吸急促
˙虛弱暈眩
˙冒冷汗
˙手不停的發抖
˙全身發熱 (Mirowsky and Ross,1989)
有關引起心理困擾特性之研究頗多。1960年代早期出版的社會調查,已進行了初步的探討(Gurin,Veroff, and Feld,1960;Srole et al.,1962;Leighton et al.,1963)。1970年代早期出版的研究則發現並證實了下列四種心理困擾的基礎型態:(1) 女性比男性容易感到心理困擾。(2)已婚者較單身者較不易感到心理困擾。(3)不愉快的生活經驗與心理困擾有關聯。(4)在收入、教育水準和職業方面都比別人高一等的人,比較不會感到心理困擾(Dohrenwend and Dohrenwend,1969;Myers, Lindenthal, and Pepper,1971;Warheit, Holzer, and Schwab,1973)。雖然,大部分的研究在1970年代晚期之後湧進,嘗試證實心理困擾的型態及其精確成因或關聯,但成效不佳。研究者也解釋了其他的心理困擾型態,如黑人比白人容易感到心理困擾的原因,係因黑人的收入、教育水平、工作職務、居家環境較差,而失業率也較高的關係(Mirowsky and Ross,1989)。
二、心理困擾與精神疾病之差異
心理困擾與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有所區別,心理困擾與精神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_T 6503-2022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docx
-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试题答案.docx VIP
-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试题答案钢筋主要的力学性能考试题.docx VIP
-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低压变频器培训资料课件》.ppt
- 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教案:建设美丽中国 (1).docx VIP
- 信息安全保障方案.docx VIP
- 《电子技术基础》(晶体管电路+集成运放)试卷+参考答案 .pdf VIP
- 成人危重病人转运指南(2019版)”的评价与解读.pdf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法律实务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