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C1)
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5)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秦楼月,年年柳色, 。(李白《忆秦娥》)
(7)曲终人不见, 。(钱起《赋得湘灵鼓瑟》)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14.这首诗的体裁是 (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涧里薇”表现送别之人地位卑微,使诗充满愁绪。
B.水禽栖檐,萤飞绕窗,环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恋之态。
C.“绿波远”写刘余杭,诗人目送征帆。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玉簪螺髻;(2)可堪孤馆闭春寒;(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4)今夜鄜州月;(5)低绮户;(6)灞陵伤别;(7)江上数峰青。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14.(1分)古体诗
15.(3分)A
16.(4分)“纫”字看似平常,实则很有巧妙(1分)。“纫”有缝缀、引线穿针之意。形象地写出轻柔的白云缠绕远山,与远山紧密连缀在一起(2分),以此衬托我和朋友之间的情意。(1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 ⑴白云回望合, 。 (王维《终南山》)
⑵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夕阳下, ,两三航未曾着岸。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⑷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⑸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⑹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⑺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后汉书》)
(四)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4-16题。(8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14.“过山农家”中的“过”的意思是 (1分)
15.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泉声”反衬出山的幽静,“鸡鸣”反衬出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
B.前面两句诗句以景取胜,展现了两幅生动、自然的画面。
C.后两句诗句语言含蓄质朴,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D.从山农的口吻中,能表现其淳朴、爽朗的劳动者形象。
16.本诗作为一首六言绝句,在其词句的组合形式上有明显的特征。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13.⑴青霭入看无
⑵水澹澹兮生烟
⑶酒旆闲
⑷哀吾生之须臾
⑸水随天去秋无际
⑹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⑺庄生晓梦迷蝴蝶
⑻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4.拜访(1分)(拜访、造访)
15.C(3分)(含蓄)
16. 本诗采用意象叠加法,将溪上板桥,人行桥上,耳听雨后泉声组合写出山中如画的风景和特有的幽静,将农家茅舍,雨后初晴,鸡儿闲散鸣叫组合特有的山中农家悠然宁静的氛围,为下句雨后忙碌作铺垫。
六言绝句在每句中两字一顿,形成二二二结构,上下对句自然形成对偶,整首诗写山农家在雨后天晴由悠闲转为忙碌的情景,显得变化中有工整,自然中有韵律,充分地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一(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三(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七(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五(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八(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数学高考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四(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英语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doc
- 2015中山市职高对口升学英语模拟考试题七(含答案).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C2).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D2).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D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E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E2).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F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G2).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G1).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G3).doc
- 2015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J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