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设问的类型和选择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1课时)
温州中学 林孙成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1、课程标准与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分析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为:①了解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②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分析:课标中“运用图表”明确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说明”即要求运用图表解释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主要指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对流层大气,其受热过程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温室效应。《意见》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2、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为大气环境的第一部分,也是学习整个大气部分知识的基础。教材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等三部分内容,分析了热量主要以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形式在太阳、地面和对流层大气之间和大气内部的转换特点,由于纬度、下垫面、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热量在大气中分布不均。学生在初中的《科学》中学了相关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做了奠基。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读图、析图和绘图,说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简要描述大气的温室效应形成的基本原理,说出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比较分析教科书中三幅图和一张表,并动手绘制示意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简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的大气现象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各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相互关系;借助图式描述对流层的受热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图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重视读图析图画图,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
(五)设计流程
二、教学过程
设问:地球上的热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辐射。判断图中A、B气温的高低?(学生判断之后)
追问:A不是离太阳越近吗?
承转到气温垂直分布
设问:随着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等待回答)为什么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而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呢?
活动:师生一起绘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简易图式。
教师指导学生画出简易图式。
吸收部分结合图2讲解。
反射和散射部分边画图边讲解。指出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散射的特点: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散射。
散射和反射的区别:光被散射后指向四面八方,而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射向一个方向。
设问: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多呈蔚蓝色?
晴天的朝霞、晚霞多呈红色?
郊区比市区蓝天多的原因?
承转:经过大气的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能量集中的可见光部分到达地面,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温度上升,进而产生地面辐射。
设问: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分析讲解:除了绝对零度的物体不能辐射,其他物体都向外辐射,物理温度越低,产生的辐射波长越长。我们把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将地面辐射归为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部分:边画图边讲解。
设问: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区别和联系?
师生共同完成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图。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设问:1、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明大?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3、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
承转:如图,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大气削弱一部分,到达地面,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宇宙空间,其余被地面吸收。
设问: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然后产生地面辐射,结合图,说一说一个地方地面辐射的强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设问:读图2-26,比较单位面积上的a和b,在A和B两种不同太阳辐射下获得太阳辐射的差异。
学生:思考回答
设问:读图2-27比较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描述其规律?
设问:晴天和阴天的白天,有什么样的差异?为什么?
小结: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下垫面和其他因素,如天气等。
结合师生共同完成的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图,进行内容总结。
太阳辐射经大气的削弱作用,一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增温产生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产生大气逆辐射,将一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由于纬度、下垫面和天气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地面辐射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气温差异,温度差异将对大气运动产生影响,这部分放在下一节课学。
承转:通过这一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000HP钻机总结.doc VIP
- 机械制图(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猜数游戏》PPT课件.pptx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Sharp夏普扫描仪DW-D20HZ-W DW-D20NZW3 CF-20HZW 3用户手册.pdf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C站JUE-85中文操作说明书-07-9-10.pdf VIP
- 智能融合终端通用技术规范2025.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卷(1116下午).pdf VIP
- 660MW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漏氢原因分析处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