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隆起造山独特性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门山断裂带隆起造山独特性探讨

  地 质 科 学   2014年 10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9(4):1337—1345 - doi:10.3969/j.issn2014.04.022 龙门山断裂带隆起造山独特性探讨 1 1 2 3 郭晓玉  高 锐  KellerGR 沙爱军 2 1 1 徐 啸 王海燕  李文辉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2.SchoolofGeology andGeophysics,UniversityofOklahoma,Norman,OK73019;3.浙江天下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 310020) 摘 要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与松潘—甘孜地块的 接触构造边界。龙门山地区海拔从东侧 100km外四川盆地的500m突升至 3000m高度, 明显地标注了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其隆升机制也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并 且提出了多种隆升机制模型。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利用 SinoProbe02深反射地震剖面数据对 龙门山地区的隆升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龙门山地区隆起造山的独特性,并讨论其 与传统意义中的造山带的区别,认为龙门山断裂造山带为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引起岩石圈隆起 所形成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龙门山地区的构造活动特点,并且有助于 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响应。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断裂带 造山带 造山机制 - - -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04 133709 造山带(orogenicbelt)指的是岩石圈物质在挤压构造环境下收缩隆起而形成的巨大 狭长的构造变形带(VanderPluijmandMarshak,2004)。杨巍然等(1999)和 Yangetal. (2002)根据多年研究,将造山带划分为俯冲—碰撞造山带、断裂造山带、推覆造山带、 断块造山带、增生造山带和转换造山带。这一详细的造山带划分为我们研究龙门山地区 造山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龙门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最东缘,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构造边界 (图1)。主 要由3条大断裂组成:西侧的汶川—茂汶断裂,中间的北川断裂和东侧的彭灌断裂。 2008年5月 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北川断裂上,这次大地震共造成了8万多 人伤亡、上千亿元人民币的财产损失,从而使得对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性研究显得 尤为重要。其次,龙门山地区处于高海拔地区,短距离内地形高低起伏明显,海拔高度 从 100km以外四川盆地的500m隆升至3000m,然而关于龙门山地区如何在如此短 的距离内产生如此明显的高程差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构造解释。再次,龙门山地区的造山 过程目前也还悬而未决,其造山过程与传统意义上的造山带造山过程是否是同一机制? 是否经历过陆陆碰撞从而形成高山?是否可以称龙门山断裂带为龙门山造山带?这一系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项目(编号:SinoProbe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 资助。 郭晓玉,女,1979年 3月生,助理研究员,构造地质专业。Email:guomichele@gmail.com - - - - 稿回。 1338 地 质 科 学 2014年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