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探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643年,荷兰科学家凡?海尔蒙特把一棵柳树种到一盆泥土里,只给柳树浇水,但五年后它还是长到了74千克。海尔蒙特认为树的生长只需要水。 植物的物质积累来自于水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771,英国) 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1779年,英格豪斯的实验 结论: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直到现在1785年,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 但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 1854年德国的梅耶提出:植物在光合作用时,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把绿色植物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一个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蓝色。 萨克斯的实验 (1864年,德国) 说明:光合作用还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有氧气和淀粉,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来自于二氧化碳还是水呢? 1939年鲁宾与卡门的实验(美国)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1948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追踪了小球藻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中碳的变化,从而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并不是全部过程都需要光。 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 (CH2O) + O2 CO2 + H2O 光能 叶绿体 叶绿体中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光能 co2 2c3 H2O 水在光下分解 C5 ATP ADP+Pi 酶 供能 [H] 供氢 O2 固 定 还原 多种酶 参加催化 (CH2O) 条件: 光、色素、酶 场所: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 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光反应阶段 H2O 光能 [H]+O2 能量变化: ADP+Pi 光能 ATP 酶 条件: 不需光和色素,需多种酶 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中 CO2的固定: CO2+C5 2C3 酶 C3的还原: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 C3+[H] (CH2O)+C5 酶 ATP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ATP的水解: ATP ADP+Pi 酶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光反应 暗反应 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的基质中 水的光解、ATP的合成 CO2的固定、C3的还原、ATP的水解 活跃化能 稳定化能 光能 活跃化能 需光,色素和酶 不需光和色素;需多种酶 4、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光反应停止,暗反应也随即终止。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暗反应水解ATP生成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由此可见,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光反应 [H]、ATP 暗反应 ADP、Pi 1、光照强度: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2、CO2浓度:光合作用的原料 3、温度:影响酶活性 4、水: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反应介质 5、必需矿质元素 少数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例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 3NH3+ 3O2 2HNO2 + 2H2O + 能量 硝化细菌 2HNO2 + O2 2HNO3+能量 硝化细菌 6CO2+6H2O C6H12O6+ 6O2 能量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 陈 代 谢 同化作用 异 化 作 用 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 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 成物质 储存能量 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 物质,把分解的最终产 物排出体外 释放能量 物质代谢 能量 代谢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同化作用 判断依据:能否利用无机物 制造有机物。 类型 自养型: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 异养型:将外界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 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 自养型 光能自养:吸收光能来制造有机物 化能自养:利用体外无机物氧化释能来制造有机物 人、动物、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多数细菌 硝化细菌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