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道难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汇编
《锦瑟》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诗有什么含意?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分析探究】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串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次感叹使全诗情感跌宕不止,节奏起伏变化不断,十分耐人寻味。 2.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蜀道难》“奇之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分析探究】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为此,诗人运用了以下手法,使文章气势宏伟: 极言山高壁险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运用夸张 渲染了蜀旅之愁和蜀道悲凉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借景抒情 凸现危困之状如在眼前 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摹写神情、动作 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黄鹤不得飞越/猿猱愁于攀援 虚写映衬 写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的险阻 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引用神话传说 表达效果 诗 句 手 法 3.《登高》前两联勾画三峡深秋时的景象,但没有一个“秋”字。哪些词说明时值深秋?景物有什么特点? 【分析探究】“天高”“猿啸”“渚清沙白”“落木萧萧”。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于不动声色的景物描写中让人倾听灵魂深处的苍凉与悲苦。“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呈现出雄阔苍凉的特点。 4.《登高》中“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是如何抒发这样的情怀的? 【分析探究】颈联中的“悲”和“独登台”不仅暗合首联的“哀”,而且表明了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独”,一是独知此宇宙与人生之悲怆,二是独自承担此苦难的情怀。全诗用浑融的色调,将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与滚滚江水描写成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再引出自己悲苦、孤独的感伤情怀,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亢激昂。气势磅礴,情景交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5.《琵琶行并序》中,诗人对琵琶曲调的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琵琶曲调什么样的特点?暗示了琵琶女怎样的生活状态? 【分析探究】 青年时代, 色艺超群, 名噪京华, 醉酒欢歌 欢快 明朗、 清脆 悦耳 比喻、 摹声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 乐 曲 浔阳江边, 风寒月冷, 独守空船, 孤单凄凉 低沉 抑郁 动作、 心理 描写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意 前 奏 曲 生活状态 特点 手法 诗句 阶段 丈夫薄情, 独守空船, 痛不欲生, 悔恨交加 刚劲 急促、 高亢 激越 比喻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悲 愤 曲 家庭变故, 年长色衰, 门庭冷落, 嫁作商妇 冷涩 凝绝、 幽愁 幽咽 比喻、 通感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沉 思 曲 生活状态 特点 手法 诗句 阶段 6.《琵琶行并序》中有三处写到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些对月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探究】“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中,凄美、哀伤、动人。 7.《锦瑟》一诗用典历来为人传颂,其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意? 【分析探究】 诗人借此写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如此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典故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典故含意 典 故 杜鹃啼春,这与锦瑟有何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悲戚。难言的怨愤,如闻杜鹃的哀啼,送春归去。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自生自灭。即使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唱出自己的悲哀 典故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典故含意 典 故 诗人借此把月、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联锁保护培训课件.pptx VIP
- 视觉引导类应用总结( 包含详细的旋转中心计算公式).pptx VIP
- 鲁棒控制-01.ppt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专业自评报告.docx VIP
- 断路器及GIS多型号液压操动机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方法.pptx
-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哲思化写作素材4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弗洛伊德、萨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