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8-延边大学
延 边 大 学 教 案
【首页】
课程名称 病理学 授课对象 医学、麻醉、口腔专业 授课教师 李柱虎 职 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二学年 二学期 课程类别 基础医学 授课方式 多媒体 考核方式 考试( √ );考查( )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104学时 学 分 数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60学时; 实验课 44学时 教科书 教科书名称 病理学 作 者 李玉林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5月
参
考
资
料
1.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掌握高血压病的各期病变特点及心、肾、脑、视网膜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风湿病基本病变及风湿性的病变特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变、风湿性动脉炎、脑部等病变特点。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理1. 密切联系总论:心血管系统是各论中的第一章,讲授中,紧密联系总论部分,启发同学们将总论的知识用于各论。2. 密切联系临床,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病变来解释病人出现的症状、体征。3. 适当使用专业英语。4. 采用提问式、启发式教学。5. 列举实例,既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 高 血 压 hypertension
SBP/mmHg
DBP/mmHg
理想BP
120
80
正常BP
130
85
正常高值
130 - 139
85 – 89
一级高BP(轻度)
140 - 159
90 – 99
二级高BP(中度)
160 - 179
100 – 109
三级高BP(重度)
≥180
≥11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饮食因素:Na+的摄入量
(2)社会心理因素:
(3)神经内分泌因素:细A交感N兴奋性↑
50分
5分
10分
第 2 页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思考题、小节、练习、作业等) 备 注
第 3 页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思考题、小节、练习、作业等) 备 注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一)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病)(benign hypertension)
病理变化:
1.机能紊乱期:
基本病变→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收缩,
无血管及心、肾、脑、眼底等器质性病变
痉挛缓解→血压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血压↑,波动,头晕、头痛
2.动脉系统病变期:
(1)细动脉硬化:细动脉玻璃样变→病变特点
机制:①内皮C、基底膜受损
②基底膜样物质↑
光镜下:细动脉管壁→ 均质红染
管壁增厚
管腔变小
(2)肌型小动脉硬化:
发生部位:肾弓形A、小叶间A、脑的小A
内膜→ 血浆蛋白渗入
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生
内弹力板分裂
中膜→ SMC增生,肥大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增生
→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3)大动脉硬化:
3.内脏病变期:
(1)心脏:
主要病变:左心室肥大
肉眼观: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
心脏肥大,重量↑,400g↑ →左心室壁增厚,1.5 – 2.5cm
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
心腔不扩张/缩小
离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左心室失代偿,心肌收缩力↓,心腔扩张
镜下观:
心肌C→变粗、变长,较多分支
心肌C核→肥大,圆形/椭圆形,深染
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
35分
25分
第 4 页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思考题、小节、练习、作业等) 备 注 (2)肾脏: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细动脉硬化肾(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
肉眼观:
①双侧肾对称性体积↓,质地变硬,质量减轻
②表面→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
③切面→肾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模糊
④肾盂周围脂肪组织↑
光镜下:
肾入球A→玻璃样变性
肌型小A→硬化
病变严重→ 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玻璃样变
肾小管萎缩、消失
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淋巴C浸润
相对健存的肾小球→ 代偿性肥大
肾小管扩张
形成肉眼所见的颗粒状
(3)脑:
细小A痉挛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