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刍议.doc
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刍议
【摘要】本文阐述了反思的教育效能与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要经历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指导学生合理修正和加强反思训练三个阶段。教师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并使得反思成为学习中的常态。
【关键词】反思能力 教育效能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39-02
反思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因如此,每当学生做错事,或在学业方面不争气时,教师总是先慷慨激昂讲一番大道理,再苦口婆心说一番小道理,看着学生仍执迷不悟的样子,最后甩出一句:“你回去垫高枕头好好地想一想。”实际上是希望学生经过反思能转变过来。事实上,往往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这并不能说明“反思”这种自我教育方法不能奏效,而是这些学生根本就不会反思。反思是一种能力,是需要教师悉心培养与学生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的。
一、反思的教育效能
学生的成长,就其影响因素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环境教育(包括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校教育);二是自我教育(即反思)。两种教育相互影响、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相比之下,自我教育至少具有以下三种优势:
(一)教育的自主性。环境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学生的期望、要求和规范,是学生成长的外部动力,学生是被教育者;自我教育是学生对自身改造和提升的愿望、需要和追求,是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它以自我反思为核心,学生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当学生在已有观念、策略、方法的导向下,实践活动步入困境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追问、诊断。对“旧”的落后性、危害性的认识和放弃,对“新”的先进性、有效性的理解和接纳,都是学生自主实现的。反思是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教育的深刻性。?粹着眼于学生某些错误行为的改良,实际上把教育的努力集中在行为的模式上,不能达及灵魂,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自然是不彻底的。只有改造其观念,才能使其行为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旧观念总是深深地植根于自身经验、习惯之中,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以为是”的“固执”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把新观念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难以接受,流于空泛。事实上,任何一种新观念取代旧观念,都要经过个体的内化过程。内化过程必须经历反应、评价、组织、构建、个性化五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阶段。这个内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反思过程。
(三)效用的长期性。学生一旦具备了反思能力,并形成“静坐常思己过”的反思习惯,在他们失去学校教育的环境之后,也能沿着“反思─完善─超越”的模式发展。反思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反思能力的培养
反思是一个过程,作为一个过程就应该有相应的模式展现,以作为学生进行反思能力训练的操作依据。我认为,反思要经历回顾、追问、诊断、监控、调适五个阶段。其中回顾、追问、诊断属于自我意识期,即认识错误;监控、调适属于合理修正期,即改正错误。
(一)培养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身的审视和思考而获得的关于自己的认识,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的看法。怎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呢?归纳起来,教师可指导学生遵循以下常用的方法:(1)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2)通过自我历史的比较来认识自我;(3)通过对他人的认识及与他人对比认识自我;(4)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案例】A学生的观察力怎么样了?
师:请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然后说出实验现象。
A学生:钠浮在水面上游动,水(预先滴加酚酞)变红了,钠熔成液滴,逐渐变小,直到消失。
师:很好!但全面了吗?
A学生:……哦,可能还有吧,但看不出了。
师:你回顾以往,一直都习惯这样观察的吗?老师同学是怎样评价你的呢?
A学生:是的。老师同学总说我粗心,其实……
师:B同学的观察结果完全正确,其中有不同于你的新发现。现在我请他重做实验,重新观察,你注意他是怎样观察的,与你的观察有什么不同。
A学生:他静静地听了一会,并用手摸了一下反应器。哦,对了,确实还有微弱的响声!用手摸一下反应器,是为了感觉温度的变化,太绝了!
师:这就对啦!现在听听我对你观察的评价吧。你已经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并能依法进行有序的观察,而在这样的观察之下,通常都能获得较全面的观察结果。正如你刚才想说的那样,其实你不粗心,而且还很细心,懂得用心思索着去观察,所以你能发现一些很细微的现象。但你的观察仅限于用眼去看和用心去思索,还没做到用耳去听、用鼻去嗅、用手去触,即欠缺用所有的感官去协同观察。
A学生:太对了,我终于明白我自己观察力的欠缺在哪儿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