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大师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走进法律课件
* 第五单元 走近法律 第一节 法律是什么 知识框架: 一、法律的含义: 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明确规定什么事 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允许做,以此来发挥作用和功能。 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有明显的特殊性: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立法)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执法)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执法) 二、我国现行法律的特征: 1、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要求。 2、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任何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随堂思考: 一、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二、法律和其他规范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法律、道德原则、宗教戒律、团体纪律等。 答:区别:见“法律的特殊性”。 联系:其他规范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被国家认可 为法律的基本内容,如一定的道德原则和执政党的纲领 会在法律中得到体现。 三、为什么法律又被称为“国法”? 答: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2)除国家外任何公民或社会组织都无权制定法律。 (3)法律是同国家紧密相联的,其他规则、纪律的制定 都必须以法律为基本依据,而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四、法律制裁与道德谴责有何不同? 答: (1)道德谴责靠学校教育、社会舆论、人们内心 信念和习惯发生作用。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以警察、监狱、 法庭等作为后盾。 备注:“法律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是法律最显著的特征。 挑战中考 材料:2013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 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原重庆市委书 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 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谈谈材料说明了什么?(3分) (1)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我国现行法律的特征: 1、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要求。 2、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任何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挑战中考 材料:2013年7月16日,根据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依法对2名在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中负直接责任的环境监察官员做出一审判决。河池市金城江区环保局环保监察大队原大队长蓝群峰、原副大队长韦毅,因环境监管失职罪、受贿罪,一审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 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谈谈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1)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我国现行法律的特征: 1、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要求。 2、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任何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4)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第二节 生活离不开法律 知识结构 一、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 答:P83第一段 (1)法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生整个历程、每 个层面、每一刻都不能完全脱离法律。 (2)法律对人生形成约束,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积 极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依据和保障。 (3)法律以独特的方式护佑生命,冷峻外表下蕴含 着对人生的热情。 二、法律有什么作用? 答:*(1)为生活制定规矩,以此来保障生活的有序和谐。 *(2)解决纠纷,协调矛盾。 **(3)制裁违法犯罪。直接针对违法行为,通过制裁使违 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使被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三、对违法行为的正确态度: 答:P85最后一段。“对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绝不 姑息。”“对违法行为采取宽容和迁就的态度也构成了 对法律的侵犯,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 ” 随堂思考 一、生活中产生纠纷的原因: 答:1、性格和个性的差异。(2)利益冲突。 二、为什么要解决纠纷? 答:不解决就会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和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解决纠纷的方法有: (笔记记在课本扉页) 答: (1)私了,当事人协商解决。(2)依法解决。 具体做法:1.与当事人协商解决。 2.向有关部门投诉、申诉。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向媒体曝光,寻求舆论支持。 5.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仅限未成年人) 四、什么情况下不能“私了”? 答:纠纷的产生不仅涉及当事人利益,还涉及他人利益, 特别是涉及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妥协和私了! 挑战中考 材料:2013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 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原重庆市委书 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 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谈谈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1)法律是由国家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