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念统领下复习课教学设计
观念统领下复习课教学设计
化学(鲁科版) 第1章 原子结构复习课
课时1
上杭一中化学组 陈福天
【教学目标及分解】
1、知识技能:①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正确书写电子排布式;
②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内涵;
③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并能给予解释。
2、能力培养:①通过Fe2+与Fe3+那个更稳定问题,引入复习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正确书写电子排布式,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②通过Na、Mg、Al与水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说明谁最活泼?引入复习电离能的概念及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并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正确书写电子排布式;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电子排布式;电离能变化规律的特例。
【教学媒介】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基于观念建构下化学课复习策略——问题启发式、演绎推理和逻辑探究相结合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可能出现的情况 设计意图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ppt,明确整节课任务。 教与学目的性不明确 基于观念建构下化学课复习策略 复习引入 问题1.从微粒结构分析
Fe2+与Fe3+那个更稳定?用一实例说明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学生往往无法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引领,激发兴趣 问题反馈 提问两位同学并上台展示Fe与Fe2+的电子排布式。
没有熟练掌握微粒的电子排布式书写要求 检查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寻找问题解决方法 重点知识重现
1.书写电子排布式
(1)填充次序
(2)排布规律
2.注意审题
(1)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2)价电子电子排布式 没有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问题引发,寻找方法 解决问题 Fe3+更稳定
4Fe2++O2+4H+= 4Fe3++2H2O 方法引领,水到渠成 再次引入 问题2.
根据Na、Mg、Al
与水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说明谁最活泼?请解释。 启发引导 从氧还角度分析Na、Mg、Al与水反应的共性与差异性。
学生思维活跃,可能会分析出失电子是共性,但失电子的能力有差异性。为什么呢? 对比分析,再次生成强烈的疑惑感,即为下面的进一步分析作了准备,又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重点知识重现 A.电离能是元素的一种性质
B.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
2.符号:I
I1表示第一电离能;I2表示第二电离能
……
3.意义:表示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电离能越小,该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反之,电离能越大,表明在气态时该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因此,运用电离能数值可以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总结规律 查阅数据 Na
Mg
Al
496
738
578
第一电离能的变化
学生会提出疑问:(1)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大,为什么?
(2)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大,所以Al比Mg易失去电子,但我们以前学习的金属失电子顺序中,Mg比Al易失电子,与酸反应时更剧烈。 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解决刚才生成的疑惑
讨论分析学生的质疑 肯定学生的发言,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物质的电子排布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电子排布的特殊性来理解 可能会想到洪特指出的电子排布的特殊性,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或d10)、半充满(如P3或d5)和全空(P0或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疑难解惑 解疑答惑 Mg(1s22s22p63s23p0)正处于全空状态,能量较低,比较稳定,所以不易失去电子。运用电离能数值可以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条件不一致,一是气态,二是溶液,那是怎么回事呢? 得到了及时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正在提升。 继续展示数据 钠、镁、铝的电离能(kJ·mol-1)
元素
电离能
Na
Mg
Al
I1
496
738
578
I2
4562
1451
1817
I3
6912
7733
2745
I4
9543
10540
11575
说说看I2的相对大小,为什么?I3、I4呢? 获得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帮助解决学习后仍存在的问题 练习巩固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与Si同周期部分元素的第三电离能(I3)与原子序数关系的是( )
知识构建
课后作业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周期表及元素的性质)
【教学反思与改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肺隔离症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重庆医科大学学报.PDF
- 胃蛋白酶对CdTe 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分析应用.PDF
- 肾间质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DOC
- 背景资料 - Jumeirah.PDF
- 胚乳胚芽外皮.PDF
- 胡家岭杂岩体中纯橄岩成因分析-工业技术创新.PDF
- 胰液外溢.PPT
- 胡显耀教授在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学术会议.DOC
- 胶南造山带中高压、超高压变质矿.PDF
- 胶西北焦家式和玲珑式金矿的形成机理-山东国土资源杂志社.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