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黑蛾(Bm)的分子定位筛选概要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突变黑蛾(Bm)的分子定位筛选概要1

突变(m)的分子定位Dissertation for Master’s Degre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Genetic mapping of silkworm Black moth (Bm) mutant and screening of the candidate genes 黑蛾(m)突变候选基因300多个突变性状定位在了230多个位点上。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逐渐发展以及该技术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找到与突变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便可将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进行定位并进一步克隆相关性状的基因。家蚕高精密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相继构建成功,EST数据库以及基因芯片和表达图谱的制作成功 ,尤其是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公布,为家蚕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后续的定位克隆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这些进展,近年来家蚕的一些突变体基因才得以鉴定克隆。因此,定位克隆工作成为家蚕遗传学的重要课题和工作热点。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蚕基因库目前保存有600多种重要的突变体,在这些突变体中有许多是与生产、遗传育种等重要性状相关的。黑蛾(Black moth,Bm)是家蚕体突变的一种其表现性状为:。位于第17连锁群0.0cM。本BC1群体的连锁分析进行定位研究及候选基因的预测,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 (1)分子标记的筛选:利用蝴蝶中调控体表颜色图纹的一段保守的超基因位点序列与家蚕基因组进行同线性分析,得到在家蚕中的同源区域。根据同线性分析的结果设计引物,对定位系统的亲本C108,大造-Bm近等位基因系,及大造-Bm的亲本黑蛾(Black moth)进行多态性的筛选。得到2个可用多态性片段。并对已经完成的家蚕SSR分子标记中第17连锁群的部分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1个可用多态性位点。 (2)分子标记的验证:利用BC1群体中的连锁群体的20个个体基因组对以上3个分子标记进行连锁验证,并对分子标记HD2和M-7进行部分区域的测序。结果显示3个分子标记都与Bm连锁。 (3)突变基因Bm的连锁定位分析:用验证的分子标记对培育的第17连锁群的近等位基因系与C108杂交的BC1定位群体中的417个个体进行分析,得到正常个体与突变个体的带型。其中有1个个体在标记M-7和Bm之间发生了交换,交换率为:0.24%,有6个个体在标记HD2和Bm之间发生了交换,交换率为:1.44%,有9个个体在标记S1702和Bm之间发生了交换发生交换,交换率为:2.16%。利用JoinMap 4.0软件将突变基因及3个分子标记整合成连锁图谱。该图总距离为3.8cM, Bm被定位在分子标记M-7与HD2之间距M-7标记0.2cM的位置。 (4)候选基因的筛选:通过对连锁定位分析结果以及由大造及大造-Bm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制备的芯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分子标记M-7与HD2之间有两个差异表达的基因gene3和gene4。 本实验的研究表明,同线性分析可以对基因定位提供有用信息。通过对分子标记的筛选验证以及回交群体的连锁分析我们完成了对目标基因Bm的定位和候选基因的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克隆Bm基因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家蚕 分子标记 Bm 基因定位 Genetic mapping of silkworm Black moth (Bm) mutant and screening of the candidate genes Master of genetics:Xue Li Supervisor:Ze Zhang Professor Abstract Silkworm, Bombyx mori, is the most thoroughly domesticated insect and a model for Lepidoptera in basic research. During the period of nearly 100 years of research on silkworm linkage genetic map, more than 300 morphological mutant characters have been mapped at 230 loci, most of them are important biochemistry trai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NA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ilkworm, we can map the mutants on chromosomes at level of fine scale by DNA molecular markers and fur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