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滕王阁序(课堂学案+课后活页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滕王阁序(课堂学案课后活页作业)

第5课 滕王阁序 一、实词 1.通假字 (1)俨骖于上路(通“严”,整齐的样子) (2)云销雨霁(通“消”,消散) 2.古今异义 (1)家君作宰(古义:县令;今义:宰相。) (2)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 (3)北海虽赊(古义:远;今义:赊欠。) (4)一介书生(古义:量词,个;今义:介绍、介于等。) (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6)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7)俨骖于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上轨道。) (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没有钱,穷困。) (9)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10)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 3.一词多义 (1)舍 (2)临 (3)怀 (4)序 (5)尽 (6)胜 (7)穷 4.词类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名词用作动词,以……为襟。带,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带)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星,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 (3)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 (4)徐孺下陈蕃之榻(名词用作动词,设下) (5)腾蛟起凤(腾,使动用法,使……腾。起,使动用法,使……起) (6)下临无地(名词作状语,向下) (7)穷岛屿之萦回(形容词用作动词,极尽) (8)川泽纡其骇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 (9)四美具,二难并(美,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难,形容词用作名词,难得的人) (10)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使动用法,使……受屈。窜,使动用法,使……逃匿) 二、虚词 1.且 2.矣 3.既 4.与 三、句式 1.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于崇阿”后置) 2.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何知”即“知何”) 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均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响穷(于)彭蠡之滨/声断(于)衡阳之浦”) 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二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于万里”“于百龄”的正常语序应分别放在动词“奉”“舍”之前) 5.纤歌凝而白云遏(遏,阻止,这里是被动含义,即被歌声阻止) 四、名句积累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5.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五、课文理解 1.《滕王阁序》因饯别而作,但作者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滕王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情,这就摆脱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请分析一下王勃是怎样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的。 点拨 解读此文,要抓住“四美”。 ①色彩变化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②远近错落之美。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尽其美,又有层次的远近变化。“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事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渺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去,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③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四句由两组镜头剪辑而成:上有层台碧瓦攒刺云霄,下有飞驾的阁道丹彩欲流,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④虚实相映之美。作者登高临远,不仅骋目八方,而且思接千里。文中既实写目见之景,又发挥想像,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如此虚实相间地摹山范水,既使读者对景物有具体的感受,又引导读者开阔视野,展开联想,登山临水,视通万里。 2.在本文中,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呢? 点拨 作者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跌宕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命运坎坷的感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