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生物基础(高教版)电子教案:生物安全.doc

2016生物基础(高教版)电子教案:生物安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生物基础(高教版)电子教案:生物安全

生物基础(高教版)电子教案 【课 题】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 生物安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危害,人类应付的对策;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对物种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安全的概念,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危害及对策,培养学生的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深刻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对物种的影响,防止环境污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具大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主动宣传有关知识并加以防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危害及对策。 2、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对物种的影响。 难点、环境污染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挂图 [教学过程] 第5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三节 生物安全 一、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是指:人们对于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类健康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的防范,目的在于防其弊,用其利。 二、外来物种入侵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及危害 1、含义: (1)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 (2)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因素迁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迁入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危害: (1)外来入侵物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 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最终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外来物种入侵有时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 1、人为因素侵入 分为有意识引进和无意识引进两种。 2、自然因素侵入 指生物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 (三)防止外来物种侵入的对策 我国对外来物种侵入的防止着重于国家能力、研究能力、监测与管理能力三大体系建设。 (1 )对潜在外来侵入物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行动。一是建立健全有关预防、管理、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国家政策法规和条例。二是成立跨部门的、多学科的外来入侵生物专家工作组,加强早期预警与风险评估研究。 ( 2 )加强对已侵入物种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与体系,一旦发现外 来有害生物入侵,应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扑灭。二是对已入侵且大范围发生的外来有害生物,应采取各种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长期遏止和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三是建立经济惩罚体制,实行经济责任追究制度。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引入外来生物,均应采用经济政策规范引种的行为与责任等。 ( 3 )舆论部门、科技部门、法律部门要加强合作,做好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 危害,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使人们在引种或携带动植物产品入境时保持高度警惕,慎重引进非当地品种。 三、环境污染对物种的影响 (一)、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为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变了原来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恶化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二)、分类: 1、大气污染 (1)污染物:有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固体颗粒、氮化物、一氧化碳等。 (2)危害性:大气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健康有很大影响,如污染物可造成人产生心理障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同时,大气污染还可改变区域气候及土壤、河流等的化学性质。 (3)表现: ①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导致太阳的辐射透过地面,而地面反射出来的热能却被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最终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减少对大气中CO2的过多排放,是抑制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 ②酸雨: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石油、煤,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上升到天空,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形成硫酸和硝酸,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酸雨给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损失。主要有: ( 1 )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 ( 2 )使湖泊中鱼虾死亡。 ( 3 )破坏土壤成分,使作物减产或死亡。 ( 4 )污染地下水,对人和其他生物产生危害。 ( 5 )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文物等。 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 排放量。 ③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离地球表面约20 ~ 30 km ,它在地球上空形成保护膜,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不能穿过它,阻止了紫外线照射对地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2、水污染 (1)、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