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奇迹--秦直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遗忘的奇迹--秦直道

陕:被遗忘的奇迹--秦直道古代高速公路 10/28/2004/08:47 华夏经纬网   ? ? ■秦直道示意图 ? ? ? ■一段历史若隐若现在陕北偏僻山村的地畔中 ? ? ? ■秦直道陕北大部分段落上的农民主要运输工具还是毛驴 ? ? ? ■孩子们羞于面对外来的客人,但灿烂的笑脸上分明写着纯真 ? ? ? ■20米长8米高的山体垂直于路面,截面如同菜刀切豆腐留下的痕迹 ? 据华商报报道,欧洲有句流传甚广的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仅宽5米左右的罗马大道让欧洲人自豪了1000多年。而早在罗马帝国兴盛之前200年,中国的秦始皇就修建了一条宽30到60米、全长700多公里的“古代高速公路”—— ? ■秦直道这个名词在汉语里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少。曾经的辛酸、残忍、阴谋、威严和辉煌被岁月湮没 ? 关于秦直道,现有史料记载寥寥,被学者常引用的不足百字。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记载:“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达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司马迁走过秦直道后,在《史记蒙恬传》中写道:“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 ? 考古学家考证,公元前212年至210年,为快速反击和抵御北方匈奴侵扰,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师督军,役使百万军工,一面镇守边关,一面修筑军事要道。仅仅用了两年,一个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诞生了。 ? 这条被陕北农民称为“圣人条”(条:胡语“道路”意)的宽阔大道,南起秦都咸阳军事要地林光宫(今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自海拔1600米的子午岭东侧,由南向北,途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安塞、志丹、子长、靖边、横山等县,逢山劈山、遇谷填谷,纵穿陕北黄土高原直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孟家湾),全长700余公里,如同盘桓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条巨龙。 ? ■如果说北部的长城是一面盾,那直道无疑就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剑 ? 站在昔日的秦直道上,今人无法想象在这地势险恶、人迹罕至的地界,且不说其工程难度一点不亚于建造长城,如果没有掌握精确的大地测绘技术,仍旧无法在如此辽阔复杂的地域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秦王嬴政具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或许正是他广揽人才择贤选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最终成就“千古一帝”的威名。 ? 凭借这一通道,秦始皇的铁甲骑兵,从淳化林光宫屯兵地出发,粮食和军辎源源不断地北运,三天三夜就可抵达阴山脚下,摧城拔地所向披靡,从此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张弓报怨”,远遁大漠戈壁深处,数十年不敢露头。 ? 也许是历史过于久远,也许是秦始皇这样的帝王过于诡秘谨慎,所以此道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关于阿房宫史料早有记载,可现代考古学家始终没能看到它的真面目;30年前当临潼的几个农民挖井挖出“泥人人”的时候,谁也不会料到发现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 ■所有相关文字中都会用“堑山堙谷”来描述秦直道,秦直道方家河遗址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 方家河遗址位于甘泉县城西大约60公里处的洛河边,洛河是直道北行途中经过的最大的一条河流,当年建有渡桥,俗称“圣马桥”,如今仅残存北岸一段引桥,高出现存河床大约20米,引桥断面犹如一块块砖坯垒积而成,这就是当时筑路时的夯土层。 ? 随行的甘泉县文物旅游局局长崔风光等专家告诉记者,夯土层由黑土、黄土、白灰和沙子相间夯实,与现代建筑中地基处理工艺几乎相同,只是它的厚度高达30多米。 ? 由引桥北行,一条明显宽阔的大道顺着将台山山腰蜿蜒而去。可能是千年水土流失,道路的东侧略微高于西侧,最宽处足有40多米。东侧大约有20米长8米高的山体垂直于路面,截面如同菜刀切豆腐留下的痕迹。在专家的指导下,记者在底部看到一个紧挨一个的小坑,那是凿子的痕迹。西侧是一段约40米的深沟,考古人员在沟里发现几处十余米高类似锥形的土堆,也是由沙土夯成,与《史记》里“堑山堙谷”的记载相吻合。 ? 在直道裸露的石头上,我们发现了无数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圆孔。大家对此作出一个大胆推断:当时的筑路军工就是将绳索固定在山上的木桩上,然后下到沟底一点一点用土将道路夯起。 ? 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方家河段数公里长的路面几乎只生长着一种被称作黄蒿的植物,而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在沟下10米左右的石头缝中长出一棵松树,可见这里的土壤并不贫瘠,是因为筑路的土中含有碱性的白灰,自然只有适应在戈壁滩生长的黄蒿才可以生存。 ? 我们的车子无法开进那宽阔的千年古道,只能在它的左右寻找乡间土道去追寻直道的走向。 ? 据说上世纪初叶,曾经有英国人在这里勘探过石油,两年无功而返,直到十多年前开始,许许多多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