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讲解-5
捣练子 · 夜如年 贺铸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注释:本词作于北宋,北宋政治羸弱,且常被少数民族侵犯,作者也十分关注社会及国运。捣衣:把布帛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棉软以便裁缝。此处为捣寒衣、战衣。破除:唐宋人口语,消除,除去,消磨。 1.诗前面写“万杵千砧捣欲穿”,后文却说“不为捣衣勤不睡”。既然夜不睡不是因为捣衣,那是为了什么?请简析。 ?2.作者在末句说“破除今夜夜如年”,站在作者角度,试推测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诗前面写“万杵千砧捣欲穿”,后文却说“不为捣衣勤不睡”。既然夜不睡不是因为捣衣,那是为了什么?请简析。 ? 前文写“万杵千砧捣欲穿”是表明为了远在边疆的亲人准备寒衣,但准备寒衣也不必一夜不睡;后句写不为捣衣,表明女主人公还有一层对远征家人的深切痛苦的思念之情。这思念的痛苦无法排谴,只能借这“捣衣”来消磨时光,打发这夜晚难过的时间,减轻心中思念的痛苦。 2.作者在末句说“破除今夜夜如年”,站在作者角度,试推测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作者思想感情有: A 表达对夜里捣衣难眠的思妇的同情及借思妇对千万远离家乡在战场上长年征战战士的同情。 B 对因大宋政治的软弱而造成的“思妇难眠”“捣声沉重”的一系列社会现状的愤慨。C 由此景已久而产生对国运的担忧。 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 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下方山【注】? ??南朝·梁??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1.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白”写出遍地繁霜使早晨的河岸变白,凸显霜重;“黑”写出浓重的雾气使河流变得黑沉沉,凸显雾之浓。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 2.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分析。 沉重——急切——情怯(心情矛盾):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沉重之情;五、六句写诗人逆水而上,匆匆返家的急切之情;后四句抒发离家越近,反觉得路途漫长,愁肠百转之情。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1)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2)矰:zē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1.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 2.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1.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 ①首联用“几行”归雁之“行”与下句中“独何之”之“独”形成对比,突出孤雁之“孤”。 ②颔联通过孤雁在暮雨中的动作、神情、状态,突出其孤。失群之雁,声音凄厉,呼寻伙伴。面对芦叶萧萧的池塘,影单心怯,几度盘旋,欲下未下,迟疑畏惧。③颈联,通过环境渲染来衬托其形单影只,突出其孤:月冷云低,孤雁就是在这样一个昏暗、压抑、恐怖的环境中飞行。 2.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最后两句写出诗人对孤雁的安慰与担忧:孤雁未必会遭暗算,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在安慰孤雁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孤雁处境的担心。诗人以孤雁自喻,表达了他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情,对世路险峻的孤凄忧虑。 辋川闲居 ?????? 王维 一从归白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提高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PPT(完整版本易修改).pptx VIP
- B-65522CM_01-αi-B βi-B 伺服电机规格.pdf VIP
- 采购部员工年终总结.pptx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从业人员培训指南》.pdf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pdf VIP
- 投资项目风险因素识别核对表.docx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2025修订版)含答案.docx VIP
- DB11∕T 512-2024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pdf
- 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人教PEP版).docx VIP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2025修订版)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