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影剂肾病-case and review
Case 1 任XX ,男,76y, 因肾动脉狭窄住院 既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糖尿病、高血压 SCR:123.7umol/L 双肾核素显像:GFR31.5ml/min(左14.5,右17.1),双肾小 手术顺利植入肾动脉支架,支架扩张满意 术后3天,因为发现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CTA 术后5天 间断出现咳嗽、咳痰伴憋闷、颜面、四肢可见轻度可凹性水肿。 双肺可闻及中度哮鸣音。 口服氨茶碱及利尿剂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术后1周 肺水肿、心衰逐渐恶化 SCr 逐渐恶化,最高518.0umol/L ,少尿甚至无尿 Why? How? 定义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 接触造影剂后新发或原有肾功能不全加重 血肌酐(SCr)较前升高0.5mg/dl(44.2mmol/l) 以上或较基线升高25%以上 发病率 无任何危险因素,CIN发病率约为1% 存在危险因素(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CIN发病率可达12%~26% 机制 造影剂先造成肾血管舒张,继之以收缩 高渗性造影剂导致肾血管严重收缩 肾血管收缩导致肾髓质缺氧缺血 低氧状态诱导大量氧自由基释放 氧自由基直接介导了CIN的发生 危险因素 原有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是引起CIN最危险的因素,CIN的发病率随SCr水平上升而升高 对于 eGFR 30 ml/min的患者,30ml的造影剂便可导致CIN并可能需透析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肾病者CIN发生率较单纯肾功能不全病人更高 应用肾毒性药物 如NSAID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CEI等 有效血容量不足 如CHF、脱水、肝硬化等 预防CIN的策略 避免肾毒性药物 减少造影剂用量 选择等渗或低渗的造影剂 充分的水化,造影后6小时内的尿量超过150ml/小时 腺苷拮抗剂(茶碱类) ?-1多巴受体激动剂(多巴胺类) 碱化 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 肾毒性药物 绝对禁忌 NSAIDS(COX1和COX2) 氨基糖甙类药物 两性霉素B 危害尚不明确 ACEI/ARB 利尿剂 可能有益 他汀类 茶碱类 造影剂种类的影响(NEPHRIC 试验) 威氏派克的作用 对于CIN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造影剂用量的影响 限量= 5×W(kg)/Scr(mg/dl)(Vmax 300ml) 造影剂限量以下者,CIN发生率2% 超过造影剂限量者,CIN发生率21% 造影剂每增加100ml,发生CIN的风险就相应增加12% 72小时内反复应用造影剂增加CIN发生率 GFR小于30ml/min的患者,少于30ml的造影剂都可能导致严重的CIN 水化的作用 造影前静脉补液可纠正亚临床脱水,增加尿量,防止肾小管内结晶形成;而造影后补液可预防造影剂的渗透性利尿作用,防止容量不足增加造影剂毒性 水化方式: 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静脉输注盐水 2003年,Trivedi等人通过临床试验证实,静脉补液组CN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补液组(3.7%vs34.6%,P0.01)其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也低于口服补液组 输注盐水浓度:以往多数研究给予0.45%的盐水,但2002年由Mueller等人的一项纳入1620名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0.9%盐水组较0.45%盐水组更有效降低CN的发生(0.7%vs2.0%) 水化的速度和剂量 造影前12h~造影后12h,以0.9%N·S以1.0~1.5ml/kg·hr的滴速静点,保持造影后6h尿量150ml/hr 自造影剂前3个小时至造影后6-8小时间,至少静脉输入等渗盐水总量1L 对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尤其要注意补液量及尿量,以防加重心力衰竭 碱化 原理:肾小管在酸性环境下,氧自由基产生增加,补充碱性液体有助于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肾小管的损伤 2004年Merten 等应用154mEq/L(5%)碳酸氢钠造影前1h 以3ml/kg速度快速注射,造影后以1ml/kg·hr持续6h,与等剂量的0.9%的盐水组比较,发现前者CN的发病率明显降低(1.7%vs13.6% P0.05) N-乙酰半胱氨酸(NAC) 对于高危人群,造影前口服NAC+普通标准水化较单纯水化更能有效预防CN的发生 原理: 直接抗氧化作用 通过促进谷胱甘肽合成,间接抗氧化作用 通过促进NO合成,引起血管扩张 用法: 造影前48h开始口服 NAC (富露施) 600mg Q12h 茶碱 茶碱作为竞争性腺苷受体拮抗剂,可间接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实验证实:造影前应用200mg茶碱静脉输入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预防CN的作用 预防性透析 对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