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形态初探.PDF

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形态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形态初探

中國個人觀念的起源、 演變及其形態初探 ● 金觀濤、劉青峰 一 中文「個人」一詞的意義及個人觀念的產生 1908年,魯迅曾這樣談 「個人」一詞的傳入: 「個人一語,入中國未三四年, 號稱識時之士,多引以為大詬,苟被其謚,與民賊同。」1這段話透露了兩重含 義:第一、 「個人」這個詞是 1905年前後由外國引入;第二、當時這個詞的意義 1908年,魯迅曾這樣 在正統士大夫心目中相當負面。中文, 「個人」一詞古已有之,常用來指某一 談 「個 人」一 詞 的 傳 個特定的個體,如 「我個人」、「那個人」、「幾個人」;在文學作品、特別是詩詞 入: 「個人一語,入 中較常用,是指自己所愛的人。例如陳念的名句:「個人如畫,已作中州想」, 中國未三四年,號稱 識時之士,多引以為 這的 「個人」即愛人。因此,魯迅這段話的準確含義應該是:二十世紀前中國 大詬,苟被其謚,與 沒有現代意義上 「個人」一語。那麼,甚麼是現代意義的 「個人」呢 ?在西方政治 民賊同。」這段話透 individual 思想中,個人 ( )為現代性的核心觀念。它是權利的主體,是社會組織 露 了 兩 重 含 義 : 第 一、 「個人」這個詞是 的基本單位。因此考察個人觀念在中國的起源,就要探討 「個人」是甚麼時候被 1905年前後由外國引 視為權利主體和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特別是它何時被用作individual的譯名? 入;第二、當時這個 我們用數據庫檢索發現,現代意義上的 「個人」一詞,最早出現在1898年前 詞的意義在正統士大 後,但在 1900年前它並沒有和individual建立明確對應關係。早在十九世紀上半 夫心目中相當負面。 葉,1830年代出版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中,傳教士就經常用 「人人自主之理」 來表達西方現代個人權利觀念,但並沒使用 「個人」一詞。在很長一段時間中, 中國人並沒有接受西方個人觀念。例如,1885年出版的《佐治芻言》,這是第一部 William Robert 系統論述西方自由主義的中文譯著,原著是英國錢伯斯兄弟 ( * 本文是2002年9月開始,由香港研究資助局 (RGC)資助的研究計劃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Chinas Selective Absorption of Modern Western Ideas and the Origins of Certain Key Concepts (1840-1915) (CUHK4006/02H)”部分成果,初稿曾在香港中文 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召開的 「思想史上的個人、社會與國家研討會」(2003年10月) 上宣讀。黃庭鈺小姐、岑國良先生、關韻媚小姐先後協助處理數據,特此一併致謝。 Chambers 1852 ) 年編輯出版的教育叢書之一種 。《佐治芻言》一 開頭在論述自主 中國個人觀念的 53 individual society 起源、演變及形態 之個人如何組成社會時, 被譯為 「人」, 被譯作 「會」,組織機制 則譯為 「自然之理」。該書多採用類似於儒學的說法 :「一國之治,其原皆始於 家」;而“Individual Rights and Dut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