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养生_宗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完美结合
中医药学报2006年第34卷第1期
学术探讨
道教养生:宗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完美结合
温茂兴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襄樊441021)
摘要:道教哲学特色鲜明,对中医养生学影响深刻O道教“无为而治”、“虚而无形”、“精、气、神调和”的
哲学思想,既构成了道教养生的理论基础,又融通于中医养生学之中,中医养生的“不妄作劳”、“精神内
守99、Ig形恃神而立”的思想和原则与道教哲学一脉相承。
关键词:中医养生;道教;哲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6)01—0001—02
中医学是现今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载体。中国古 ·四十八章》)。老子论“无为而治”,不仅谈养生,也谈
代哲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富含古 治国,他说:“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
代哲学思想的道教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十分深刻,其 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西汉道学名家严君平
中,又以对中医养生学的启发和推动最为突出。 亦谓:“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
道教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之所以深刻,是因为 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
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现世生命存在的宗教。道教教义 治之无也”(《道德真经指归·卷八》)。总之,根据道家
的核心是道,所谓得道,就是人们经过修炼获得的长生 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
不死之道。道教的经书《道藏》就是一本养生的百科全一 律顺利发展,齐家治国如此,修身养性(命)亦是如此。
书…。而且,中医“养生”一词,最早也是在道家经典 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结果只
《庄子》的《内篇·养生主》中提出的。道教是信奉阴阳 会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
哲学的,道教养生一直把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周易》所 生治世。
阐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感则万物生生不 中医养生汲取“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以“不妄作
息”作为自家养生理论的基础。不过,阴阳哲学并不是 劳”作为养生的准则,主张人应该根据自然界的客观规
道教最富特色的哲学。这里只探讨道教最经典的哲学 律来保养身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系统且有科学意义的
思想对中医学尤其是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养生理论。《内经》日:“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
1 “无为而治”与中医养生之“不妄作劳” 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教的经世哲言。道 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
教一直把“返朴归真”、“清静无为”作为最高追求。“道 论》)。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
法自然”的思想观念肇端于老庄哲学,而老庄哲学就是 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中医养生“不妄
道教教义的起源。《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作劳”的主要思想和方法,一是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
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这就是说,人的 中,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逆自
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 然规律而动。二是不能恣情纵欲,房劳过度。《千金
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应处于和谐协调的关系 方》日:“恣情纵欲,命同朝露”。三是饮食有节,《内经》
之中,这样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才可保持自然的和谐 忠告:“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皆生。”
与生态的平衡,也才能使自己“久视长生”,颐养天年。 四是注意劳逸适度。《内经》反对“过劳”,它告诫人们
同样,在其《道德经》中,提出为人处事、修心养性,都应 “劳则气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