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含答案.doc

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含答案

2014年苏州市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①淡(bò)_______ ②(zhì) _______热 ③纵横 (jué)荡 ④言简意( gāi)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笆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绮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定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个历史人物?请写出他的姓名。(2分) 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②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 启示。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体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杂然而前陈者 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B. 往来而不绝者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C. 射者中,弈者胜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宴酣之乐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B.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8.“滁人游”这一部分写到了老人孩子的欢乐生活,《桃花源记》中也有类似语句,请默写出相关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思想看似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你能体会出来吗?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