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作文科学备战老高考
科学备战老高考2016作文 写作复习要抓早、抓准、抓实。 作文作为语文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作文题是语文高考试卷中赋分最多、最具综合性、应用性的试题,一个考生,他积累的博约、见识的深浅、品位的高低、语言的文野,都可以从作文中反映出来。而高考作文不同于学生的平时作文,更不同于文学创作,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般写作的规律,更不能用文学创作的规则来评判考场作文。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语文通常是高考第一天的首场考试,学生心情紧张;作文时间是有限定的,大约是一个小时;字数也有限制,一般是800——1000字;相对于自由作文而言,高考作文都是命题的,题目通常都是陌生的;平时完成一篇作文,常常可以预作准备,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可以讨论,可以修改,而这些在高考作文时是不可能的。这种条件下的高三学生的写作活动肯定有不同于平时写作的规律,颇有些戴着镣铐跳舞的味道。有经验的高三教师会在高三这一年帮助孩子们适应、掌握这种规律。 正确把握写作训练中的限制与开放 多年来,全国语文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在开放性与限制性的艰难探索中前行。高考的选拔性决定了写作考查都采取命题的形式,命题的作用在于防止宿构和抄袭,同时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凡是命题,都会在构思方面对考生形成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有的是由词语构成的,有的是由图形或文字材料构成的;同样出于选拔性,作文命题也必须坚持某种程度上的开放,使考生才华尽显,个性张扬。高考作文,应该展现的是考生在某种限制下尽情飞扬的思维、情感、才华与个性,高考作文,应该引导考生由不分边界的汪洋恣肆走向在既定领域的纵横捭阖。 (4)写文章一定要点明中心。建议考生写明白文,开头或结尾要点明中心;或运用抒情句,或运用议论句点明中心。 (5)文章结构要完整,不管写什么类型文章,在结构安排上都应该注意:首尾圆合,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尤其是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好。要懂得“凤头、猪肚、豹尾”等写作常识。 (6)字体要美观大方,起码要端正清晰,不要随手涂抹.写完后,一定要检查一下,把错别字(包括运用不规范的标点符号)纠正过来;不要在文章中出现不规范用语(如夹杂英语、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等)。 ——依题行文。诗人说“海阔凭鱼跃”,好像海中的游鱼是无比自由的,实际上鱼只能在“水”中,不能游到岸上来,从这个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话题作文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话题涉及的范围内行文,即依题行文,做到“符合题意”,为拿高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遵守规则。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如,①字数,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这就是一个规则,写的太多,给人臃肿之感,少了按规定每50字扣一分,实际操作起来所扣分数比这个规定要高得多。②高考作文文体自选,但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又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否则就会失分。 ——精铸亮点。作文有亮点才能得高分,我们写作文就要养成打造亮点的习惯。亮点可以是太阳,可以是月亮,可以是星星,甚至可以是一点萤光……它是你的作文必须拥有的。一个神采奕奕的标题、一段精彩的比喻、一句恰当的引述……都可以构成文章的亮点,都可以为文章加分。 写供材料作文而无材料意识,审题能力弱。 无视命题材料的限制,沾点边就写。如写“合作”“包容”“和谐”“规则”,有的写“积累”“坚持”“放弃”,有的写“距离”“差异”“选择”“尝试”,还有的写“细节决定成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切皆有可能”“距离产生美” 。 看到材料中的一个两个词语就落笔行文。至于这一个两个词语在本文到底是什么含义,则不甚了了。这样写起文来,自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认识的表面化,议论的空泛化,反映的是学生理性思维的弱化。 很多人以“极限”立意,但对“极限”是什么缺乏准确的认识,行文中生拉硬拽,例如“司马迁就是如此,他因为激怒皇上而被施以宫刑,而他超越了自己的极限,忍受寂寞,才写出了《史记》这本流传千古的著作。”“柳宗元被贬,看似达到了他的极限,而他却没有因此而没落,却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永州一片美丽的土地;陶渊明的官场失意,也看似达到了自己的极限,而他却没有因此而自弃,却是咏出了无数清秀的诗句,创造出山水田园诗派。”这说明,学生是在用想当然的主观臆造取代了严谨的理性思考。 移花接木,偷换论点。 有的考生虽然论点由材料引出,结尾段也能呼应论点,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却偷梁换柱。比如,考生以材料中的“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为论点,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却转到“奇迹”上去了,一是奇迹需要坚持不懈,二是奇迹需要责任心。还有的考生顺势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地理综合题.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分层突破2课件.ppt
- 2016-2017第四章 第二节 工业的地域形成88.pptx
-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1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ppt
-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件.ppt
- 2016《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ppt
- 2016一轮复习 文艺复兴.ppt
- 2016《练闯考》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第1单元习题课件4.更浩瀚的海洋.ppt
- 2016七年级道德与法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