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廿年台北交通梦(许添本)
廿年臺 北交通夢
國( 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許添本 )
臺北廿年的轉變,正是臺灣往後廿年進步的關鍵
過去廿年,剛進到1990年代時 ,臺 北正經歷快速經濟成長所造成的快
速交通嚴重惡化 。當時,一位剛從德國留學回國的朋友,比照在德國的習
慣,推著嬰兒車出門,結果灰頭土臉;一位鄉下的鄰居到臺 北看兒子,在
人行道上被機車撞了,結果半身不遂。廿年前的臺 北交通是在髒亂擁擠之
中,廿年後的臺 北市區道路乾淨成為外國人的主要印象;廿年前的臺 北市
公車擠歪了乘客,廿年後的臺 北市捷運堪稱世界一流;廿年前的臺 北人行
道處處坑洞,廿年後的臺 北人行道成為進步最多的交通空間;廿年前的 機
車在人行道及快車道上處處鑽行,廿年後的汽機車分流使得機車車流秩序
成為國際典範;廿年前在臺 北走路是四面楚歌,廿年後機車退出騎樓及人
行道,開始普及行人專用號誌;廿年前以車為主的發展方式主宰一切的政
策,廿年後人本交通成為一切政策的主要思考。臺灣的交通在臺 北的帶頭
示範之下開始了一個新的世代。這些轉變有兩大原因,一是專業上提出了
正確發展理念及方法,二是民主政治促使了這些理念及方法被實踐。
以車、路為中心的概念,回歸到以 人為本的理念
廿年前,剛從德國學成歸國的我,抱著 參與改革交通的夢,經過了一
段時間的體驗,寫了一篇分析我們交通環境不人性的文章。後來,建議道
路人性化成為了臺 北市首任民選市長的政策上的第一項 。這項政策開啟了
人行道改善的造街計畫。同時,在臺 北市也首度提出拓寬人行道的設計構
想 ,包括:忠孝東路東區路段及羅斯福路註( 一1) ,但並未加以施作。一
直到最近,這個夢想仍 未放棄。在參與 「臺北市既有市區道路景觀及人本
環境改善綱要計畫的研究 」案時(2010年) ,提出將市中心區的主要幹道雙
向皆縮減一車道的建議 ,將空間用來加寬人行道及設置自行車道與作用增
1 註一:在當時針對忠孝東路及羅斯福路的造街計劃中,預想配合捷運通車後 ,可以縮減汽車
所須車道,用來拓寬人行道 。當時雖已由顧問公司完成設計,只是因為有些單位有不同意見 ,
及交通衝擊與水溝施作等顧慮,到目前為止,並未實現。
加植裁綠化之用,以便打造花漾城市,惜仍 未獲接受。然而,這個改造臺
北市生活環境的想法,仍有其他機會實現。近幾個月 ,連續參與多次 「世
界設計之都的林蔭大道 人行環境改善設計計畫 」的討論,再度建議將新生
南路靠臺 大之路段兩側皆減少一至兩車道,以便 將人行道加寬到10公尺以
上,塑造人行廣場的意象,讓世界設計之都的街道改造有感。這個建議已
經被接受,希望有施作實現的一天。 此也可作為臺 北市區加寬人行道減少
汽車道的開端 ;也同時 希望納入交通寧靜區的概念,可以擴大到附近社
區,早日實現 長期以來個人 主張的,將公館改造成臺 大文教區的構想 。另
一方面,臺 北市的人行空間,除了人行道鋪面改造之外,過去也推動的騎
樓整平,改變了主次要道路的人行環境。改變了大家 過去對道路髒亂的印
象 ,現在都市主次要道路的整潔成為許多外國人 ,甚至是中國大陸民眾 對
臺灣的印象註( 二2) 。
廿年前,當時街道顯得髒亂,當我第一次被問到如何可以在最短期內
改善交通時,我說:可以趕快去把道路弄整潔,那民眾會馬上會感覺交通
已改善了。 多年來,臺 北的人行環境已有許多改進。但是,在人行環境上
仍有兩個部分尚有很大的改進需求。 一為行人穿越設施,這個部分的進展
較慢。另一為巷道設置人行道。雖然這些都是 長期以來,不斷地建議推動
改善的項目,但因為較難達成,以致成效較不明顯。一直到最近臺 北市才
開始在巷道推出的標線型人行道 。雖然與日本過去長期以來的做法相似。
只是日本有兩類的作法: 一類是整個巷道,包括車行與人行 空間,全面重
繪彩色標線及鋪面 ,清楚區分人車空間;另一類則是較簡化的做法 ,在巷
道兩邊劃設白實線 ,以區隔車行及人行與停車 空間。而臺 北市的做法則介
於兩者之間,將人行部分以彩色鋪面劃設。有關行人穿越的改善方面,因
涉及較多的界面,不易純由單一工程來處理,所以,到目前尚未能明顯突
破。有些道路因為路口太寬,以致行人,特別是老人 ,無法一次穿越路口,
或者就是在 穿越路口時 與左右轉車造成衝突嚴重。同時 ,有時行人在許多
交叉口必須停在路中的分隔島前 ,形成很像行人在保護分隔島的現象,這
種情形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范本.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30篇及小学四年级英语作文.doc VIP
- 电梯安装工程管理重难点分析.doc VIP
- 2025年保安员资格证考试题库大全(答案附后面).docx
- 【高考必备】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五辑):考点六十三等效平衡Word版含解析[原创精品].doc VIP
- 米家小米智能门锁 E30使用说明书.pdf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说课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 第1课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及提升策略.docx VIP
- 省优秀科组申报材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