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 5期 水 道 港 口 V01.29 No.5
2008年 10月 JournalofWaterwayandHarbor 0ct.2008
珠江口鸡抱沙附近地形冲淤演变研究
韩西军,杨树森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6)
摘 要:鸡抱沙位于珠江 口伶仃洋喇叭湾湾顶,是伶仃洋 内港 口发展建设最快的地区。受 自然水、沙及
人类工程的影响,鸡抱沙附近的地貌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近百年来 ,蕉门河 31由 “潮优
型”河 口性质逐渐转变为 “河优型”河 31性质,凫洲水道则经历从决31一散乱一归股的由不稳定到稳定的
变化过程,已成为蕉门口外的主泄洪道。而鸡抱沙和子子沙地区的大规模围垦,对保证凫洲水道和龙穴南
水道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然条件 ;人类工程;冲淤演变
中图分类号:TV148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8443(2008)05—0328—05
鸡抱沙位于珠江 口伶仃洋喇叭湾湾顶,是由蕉门等河 口长期来沙堆积而成。鸡抱沙附近是伶仃洋 内港
I5发展建设最快的地区,以鸡抱沙围垦区为依托,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二期工程 ¨lj均已建成并投入运
营;中船龙穴造船基地项 目港池及航道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运营;广州港南沙港区挖人式港池、粮食码头以及
三期工程也正在酝酿之 中。
受 自然水、沙及人类工程的影响,长期以来,鸡抱沙附近的地貌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区不仅承担
着宣泄蕉门河 口洪水的作用,而且该区河道的变化还将对伶仃洋西北部来水来沙状况产生影响,因此,研究
本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冲淤演变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自然条件 表 1 伶仃洋四大 口门水、沙分配表
rab.1 Distributionofrunoffandsedimentload
1.1 径流量及输沙量
atfourestuariesinLingdingyang
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等组成。据文
献[1]介绍,三江下泄的径流量,进入珠江三角洲后,
经四大口门入伶仃洋的径流量为 1670亿 m3/a,输沙
量为3664万t/a(表 1),其中洪季输入的径流量和输
沙量约占全年输入总量的80%和90%。
1.2 潮汐特征
伶仃洋潮汐属于弱潮型,潮汐系数在0.94~1.77之问,为不正规半 日混合潮型。根据舢舨洲站 1991年
10月~1992年9月连续 1a的实测资料统计,该区平均高潮位为2.62m,平均低潮位为 1.08m,平均海平面
为 1.90m,平均潮差为 1.55m,涨潮平均历时为6h13min,落潮平均历时为6h3min。
1.3 鸡抱沙附近潮流特征
从 1991年、1992年、1999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7年 7次水文测量资料分析来看,本区潮流
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蕉门水道涨、落潮水流基本呈往复流性质,涨潮平均流向介于281o~319。,落潮平均流向介于 105。~
收稿 日期:2008—07—10; 修回日期:2008—08—11
作者简介:韩西军(1965一),男,河北省卢龙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海岸工程泥沙研究。
Biography:HANXi—jliB(1965一),male,seniorengineer.
2008年 10月 韩西军,等 珠江口鸡抱沙附近地形冲淤演变研究 329
131。。不同潮型平均流速,涨潮介于0.14~0.50m/s,落潮介于0.33~0.75rrl/s;最大流速,涨潮介于0.64~
0.79m/s,落潮介于0.67~1.O0m/s,变化规律是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
(2)凫洲水道 自然水流特征,无论是涨潮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高清版).pdf VIP
- 车辆风险预警方法、路侧控制单元及风险预警控制系统.pdf VIP
- 2025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docx VIP
-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灯具安装技术交底1.docx VIP
- 乙烯三机:发展与未来.pptx VIP
- NB/T 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密钥管理与密钥分配现代密码学.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遨游3D世界,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创意作品》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