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茶的食品科学诠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1O月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Oct.20o8 24卷 第 5 JournalofSimaoTeachers’College Vol_24 No.5 竹筒茶的食品科学诠释 鲍晓华 ,董维多 (1.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云南 普洱 665000;2.普洱市技工学校,云南 普洱 665000) [摘 要] 竹筒茶是傣族、拉祜族、景颇族饮用普洱茶的一种方式,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 的产物,具有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性。竹筒茶饮用方法独特,蕴涵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内涵,具 有特殊的色香味,其保健功效介于绿茶和熟普之间。 [关键词] 竹筒茶;食品工艺;科学性;保健功效 [中图分类号]TS27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59(2~8)05—0025—05 普洱茶的故乡普洱市,少数民族茶俗丰富多 客茶。傣语叫 “腊跺”,拉祜语叫 “瓦结那”。竹筒 彩,并由此发展为少数民族独具特色并有丰富文 茶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晒青毛茶蒸后装人筒中, 化内涵的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区各民族由于所处 在此称为A工艺,另一种是用杀青揉捻叶装入筒 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方面有差别,生活风俗各 中,在此称为B工艺。 异,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 (一)、工艺流程 基诺族的凉拌茶和煮茶,哈尼族的蒸茶、烤茶和土 l、 A工艺竹筒茶的工艺流程 锅茶,拉祜族的烧茶和烤茶,佤族的铁板烧茶和擂 选竹一制筒 茶等等,通过饮茶来养性健身、通过饮茶来促进人 际关系的和睦、友谊。竹筒茶是傣族、拉祜族、景 晒青毛茶一蒸茶一装筒一烘烤冲紧装茶一剖 颇族的一种饮茶方法,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实 筒取茶一泡茶 品饮。 践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体的饮俗、习惯、 2、 B工艺竹筒茶的工艺流程 礼仪,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产物;此 选竹一制筒 饮茶风俗一方面蕴涵了其民族的文化背景,另一 方面具有其科学性和保健功效,同时提升普洱茶 鲜叶一杀青一手工揉捻一装筒一烘烤舂紧装 饮用品质。现用食品科学对竹筒茶的色、香、味进 茶一剖筒取茶一泡茶一品饮。 行诠释,分析其色、香、味形成的机理和对人体的 (二)、操作要点 保健功能,以供普洱茶文化研究参考。 1、 A工艺的操作要点 一 此种工艺在操作上可用晒青毛茶直接装入竹 、 竹筒茶的食品工艺 竹筒茶又称竹筒香茶,是傣族、拉祜族、景颇 筒中,也可将晒青毛茶用甄蒸软后装入竹筒中。 族别具风格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 前者在香味方面和醇厚味方面没有后者香、浓和 ① 【收稿日期】2008—07—2O 【作者简介】鲍晓华(1962~),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副教授。 董维多(1964~),男,云南宁洱人,普洱市技工学校讲师。 25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绵长。 揉,至少要揉 10分钟,揉至条索尚紧,手捏成团, 晒青毛茶 水分含量为9%一12%,条索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