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城市中学第二学期第四周培训
海头高中2014届高三历史小题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90分。
1.《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特权地位 B.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
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D.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
2. 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许多潜滋暗长”的新力量包括
①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②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一位学者谈到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说道:“一些人以激烈的态度提出‘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口号——然而有意思的是,喊这些口号的人,却偏偏仍在使用汉字、讲究书法、读线装书……痴迷得紧!”该学者意在:
A.抨击太平天国运动忽视文化教育 B.批评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
C.揭露辛亥革命阵营内部旧官僚的虚伪性 D.揭露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学者的矛盾心态
4.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
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
5.今天中国学术界之所以重视抗战史和包括《开罗宣言》在内的各种条约的研究,主要因为
= 1 \* GB3 ①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的意识空前觉醒,实现了民族团结
= 2 \* GB3 ②抗战中,全国军队实现了国家统一指挥,有利于社会稳定
= 3 \* GB3 ③中国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国际地位开始提高 = 4 \* GB3 ④适应当前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需要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B.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C.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D.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6.有一位印度学者曾就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1870-1952年之间的国内生产净值的增长率(%)做过粗略的估算,得出如下的比较数字:
年代
中国
印度
1870—1914年
1.0
1.5
1914—1933年
1.7
1.4
1933—1952年
0.9
1.0
1870—1952年 合计
1.1
1.4
对此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半殖民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殖民地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低
B.与印度相比,中国长期战乱和动荡,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C.近代历届政府压抑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
D.1933年后日本不断扩大的侵略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7.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8.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9.“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同学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时代的风貌。观察下面两幅照片,我们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结论是
A.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B.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个人主义所取代。
C.由个人崇拜、教条主义趋向思想解放,个性凸显。
D.反映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
10.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
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施九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