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描写手法学案.docVIP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描写手法学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描写手法学案2 【学习目标】 1.明白表达技巧的基本术语及关涉的内容; 2.储备相关知识;明确答题技巧。 学习重点:能准确判断各种表现手法,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学习难点:能准确判断各种表现手法,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 二、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 概念解读: ◆描写手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摹景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嗅其味、如睹其形、如历其事的感觉。 ◆按内容可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 ◆景物描写的方法:白描与工笔、静态与动态、虚写与实写、写景角度等。 一、白描与细描(工笔) 白描: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山水田园诗多用此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细描:又叫工笔,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入微的刻画。文字绚丽华美。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细描和渲染相类,渲染多指写景,细描多指绘形。(此点只作了解,高考一般不会涉及) (2006年北京卷)移居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务农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纪雨后池上刘颁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首先,运用白描的手法(第一句)直接说雨后池塘的平静,然后运用比喻的修辞(第二句)手法,将池水比作明亮的镜子,可以照的出檐楹。最后运用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诗人写东风将垂柳吹得飞舞,用动态的风景衬托出池水的静。(1)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作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   檐楹(yán 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2)垂杨:杨柳。   (3)荷:荷叶。[1]   全文:   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   描写:   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明净的水面就像轻轻磨过的镜子映照着岸边房屋的倒影。忽然一阵东风吹起,长长的柳条随着清风袅娜起舞,树上的积雨被风摇落,洒向池塘,荷叶上发出了噼里啪啦的万点响声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9年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照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 高考真题展示: 例1、(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具体说明。(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例4、(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