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劳动能力鉴定
第四章 工伤赔偿 主讲人: 孟祥志教授 第一节 工伤的定义和界定 一、工伤的定义 工伤(work injuries)又称职业损害或劳动损害,因职业/劳动危险因素给处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造成的损害,包括急性损害和慢性损害。急性损害是指在劳动中因职业因素造成劳动者的急性损伤或死亡,慢性损害一般称职业病,是指由于恶劣的劳动环境引起的某些疾病。但是,并非所有的劳动损害都属于工伤。 二、工伤的界定 (1)主体界限 (2)劳动关系界限 (3)时间界限 (4)职业界限 (5)主观故意界限 《工伤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 伤害的 ;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 醉酒导致伤亡的; 3. 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二节 工伤赔偿的归责原则 我国公布的《工伤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均遵循无过错归责原则。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和《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雇佣关系的归责原则,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凡涉及雇佣关系的赔偿也都遵循无过错原则,即雇佣人即使无过错也应该对被雇佣人的人身损害进行全部赔偿。 雇佣人只有在有证据证明被雇佣人的损害是其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造成的才能免除责任。这种归责原则有利于保护被雇佣人,因为一般情况下,被雇佣人很难对雇佣人的过错举证。相反,雇佣人负有对被雇佣人选用错误和管理不善的责任,并且可以通过参加工伤保险的方式将其风险向社会分摊。 第三节 工伤认定的程序 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社会统筹(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可根据《工伤认定办法》进行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非法用工、使用童工、临时雇工等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符合仲裁条件或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节 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被雇佣人经过治疗和休养后仍留有后遗症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雇佣单位已经缴纳工伤保险费并被劳动保障部门或法院裁决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非法用工、使用童工、临时雇工等可由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指定机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在法院诉讼的可由法院指定鉴定机构(包括法医)进行鉴定。在调解、劳动仲裁或诉讼前,被雇佣人也可以由律师或个人委托到有关鉴定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一、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和程序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具有鉴定资格的法医司法鉴定所(中心)。 根据《工伤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