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布氏杆菌病的检疫.docVIP

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布氏杆菌病的检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布氏杆菌病的检疫

实验十一 布氏杆菌病的检疫 目 的 初步掌握布氏杆菌病的细菌学、血清学诊断及变态反应等检疫方法。 内容及方法 家畜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诊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清学诊断及变态反应等方法,检出畜群中的患畜。实验诊断的材料可采取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乳汁、血液、血清、动物尸体以及马的脓肿中脓汁等。 细菌学检查 (一)染色检查 病料以绒毛叶渗出液、胎儿的胃内容物及肺脏、阴道分泌物及脓肿中的脓汁,以及培养物等制成抹片,除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外,应用鉴别染色法进行显微镜检查。布氏杆菌为球杆菌,0.5~0.7/lmX0.6一1.5pm,无鞭毛,不产生芽胞,不呈两极浓染,病料抹片呈密集菌丛,成对或单个排列,短链较少,革兰氏染色阴性。它虽然不是抗酸性细菌,但可以抵抗脱色用的弱酸,例如0.5%乙酸。这种特性结合布氏杆菌鉴别染色技术用于诊断有一定实际意义。下面将列出两种较常用方法。 1.改良Ziehl-Neelsen氏法 适于作胎膜和流产胎儿内容物染色之用。流产数日内取阴道拭子制作抹片,也可用此法染色。 (1)抹片晾干,在火焰上固定。 (2)用Ziehl—Neelsen氏石炭酸复红原液的1:10稀释液染10~15min(原液为碱性复红1g,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石炭酸溶液90m1)。 (3)水洗后,用0.5%乙酸脱色15~30s。 (4)充分水洗后,用1%美蓝复染20~60s。 (5)水洗、干燥、镜检。 布氏杆菌染成红色,背景为蓝色。在胎膜抹片中经常看到布氏杆菌在染成蓝色的组织细胞中集结成团。此法对诊断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胎儿弯杆菌及其他传染病也有价值。用此法染色时,胎儿弯杆菌和衣原体也染成红色,但可以从形态上区别。 2.改良Koster氏法 (1)抹片自然干燥,用火焰固定。 (2)用新配制的番红(Safranin)和氢氧化钾混合液(番红饱和水溶液2份与lmol氢氧化钾5份混合)染lmin。 (3)水洗后,用0.1%硫酸脱色10s(或在10—20s内用0.1%硫酸处理两次)。 (4)水洗后,用l%美蓝复染(3s)。 布氏杆菌呈桔红色,背景为蓝色。 (二)培养 布氏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虽可生长,但更适宜的是肝汤培养基,有些菌株需要有血清或吐温40(Tween 40)才能生长,所以血清葡萄糖琼脂或吐温葡萄糖琼脂被认为是较好的常规培养基。此外,有的以胰蛋白脎(Tryptose)琼脂、胰蛋白酶消化大豆(Trypticase—Soy)琼脂及AlbimiBrucellaagar(ABA)为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在这些常用培养基内每100ml中加入放线酮(Cycloheximide)10mg,杆菌肽(Bacitracin)2 500单位,乙种多粘菌素(PolymyxinB)600单位及乙基紫最终浓度80万分之一。也可在常用培养基内加入结晶紫(最终浓度为20万分之一至70万分之一),或乙基紫80万分之一制成选择培养基。 未经污染的材料接种于血清琼脂或肝汤琼脂上进行培养。为了抑制杂菌生长,特别是有可能被污染的材料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同时接种两份,一份置于含有10%二氧化碳的密封容器中,以利在初分离时,需要二氧化碳的布氏杆菌生长。 (三)动物试验 在试验动物中,豚鼠用于布氏杆菌的分离检查上为最适宜。将布氏杆菌注射于豚鼠皮下或腹腔后,将发生慢性疾病,表现脾肿、肝脏与肾脏有炎性坏死小病灶。注射3~4周已能在脾脏和淋巴结中找到细菌。小鼠、家兔、大鼠也用作试验动物。病料内含菌量少而能检出的可靠方法就是接种豚鼠。如果病料污染较轻,可接种于豚鼠腹腔内,如果病料系乳汁或腐败组织,可做皮下或肌肉注射。接种乳汁时,取20ml乳样离心,将其沉淀物和乳皮层混合,接种两只豚鼠,每只接种一半混合物。每种病料至少接种豚鼠两只,一只在接种后3周剖杀,另一只在6周剖杀。剖杀前须采血作凝集反应,滴度1:5以上者为阳性。剖检豚鼠时,须注意肉眼可见病灶,如淋巴结肿大,肝的坏死灶, 脾肿大或发生结节,睾丸及附睾脓肿,四肢关节肿胀等。脾和接种部位的淋巴结以及其他 有病灶的组织均应剪碎,接种于不含抑菌染料或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最好用血清葡萄糖琼脂。若剖杀前的血清凝集反应为阳性,即使剖检时的培养为阴性,也可诊断为布氏杆菌病。 血清学诊断 应用血清学方法检出血清中有抗体存在,则说明被检动物为布氏杆菌病患畜。动物感染布氏杆菌以后首先出现的是凝集抗体,再过一段时间才出现补体结合抗体,最后产生变态反应性。补体结合反应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其阳性反应与感染的符合率,比血清凝集试验与感染的符合率高。此种方法用来鉴别注苗后和自然感染所引起的血清学反应很有价值,如4~8个月犊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