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食品饮料业
第五章 食品饮料业
一、广州食品饮料产业的定义
食品饮料产业是我国的传统轻工产业,分为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
州食品饮料业的发展历史
古代广州地区食品加工业的种类较多,如制糖、酿酒、干果、调味品等的生产均有悠久历史。蔗糖:《广东新语》说:“糖之利甚溥,粤人开糖房者,多以致富。”清道光之前,广东蔗糖的产量和品种都很丰富,行销国内外。当时番禺、东莞、增城、阳春等地出产一种清白的糖,名曰“洋糖”,则远销至国外。 果脯:北宋中期蔡襄的《荔枝谱》载:由于荔枝“红盐法”的出现,商人得以把荔枝、龙眼等果品加工成果干、果脯。“载以拷箱,束以黄白藤,远销国内外。”广州地区郊县花果常鲜,《广东新语》记述:“广州凡基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围以种者……,当时因果品加工业的兴起而从事此业的人员不计其数。” 调味品:广州著名调味食品厂“致美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它生产的小磨麻油、酱油、甜醋、麻酱等具有广东特色的调味食品久负盛名,与长沙“九如斋”、北京“六必居”、扬州“三和酱园”并称为中国四大著名酱园。民国15年(1926),广州有凉果酱料行业公会。民国25年,行业工商业户达200户。日军侵华期间,工商业萎缩,至民国35年仅存70户。建国后,1950年,有经营凉果酱料的私营工商业388户,其中领取工业执照的20户。建国前广州市产的马蹄粉、麦芽糖、澄面、面筋、鱼类罐头、蜂蜜、花茶和蒸压茶类等,都是采用手工制作的,使用工具十分简单,劳动强度大,生产规模小,多是季节性家庭作坊式,未形成工业化生产。形成了比较齐全的生产门类。主要门类有:粮食加工、食用植物油、制糖、罐头、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调味品、饼干、糖果、面包糕点、饮料、酒类、凉果、乳制品、代乳品、蛋品加工、植物蛋白、淀粉、茶叶、蜂产品、制盐、食品添加剂、卷烟等个行业。建国后,广州市的淀粉、麦芽糖、液体葡萄糖、虾片、糊糊类和羹类小食品、鸡精、水产品、蜂产品和茶类系列产品等加工业,经过多次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机械化或自动化工业生产,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有的成为广州市的名牌产品或部优、省优产品。年代后期,广州市引进或仿制国外先进设备,投产了水果冻和膨化食品,如“卜卜星”、虾条、薯片等新兴的小食品。建国后,广州市的饮料工业有所发展,但较缓慢,年后有了较快发展。1990年,广州市饮料工业(碳酸饮料、果菜汁饮料、固体饮料、乳酸饮料、咖啡、矿泉水、冷冻饮品等生产)年总产值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年总产量24.24万吨。改革开放10年来,饮料工业是广州食品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企业达家
数据来源于广州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于广州统计年鉴
在2000-2003年的四年时间内,食品饮食业的工业总产值从198.59亿大幅增长到261.49亿,增幅高达31.6%。
数据来源于广州统计年鉴
从从业人员的角度看,广州食品饮料行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近四年来,变化不一。其中,食品制造业从业人员略有上升,由2000年的25759人增加到2003年的29977人;而食品加工业有较大幅度上升,比如,2000年为16155人,到了2003年只有10400人,下降了略30%;饮料业在近四年来从业人员略有下降,由2000年11236人下降到2003年的10564人。
数据来源于广州统计年鉴
这说明了近几年来,广州食品加工业正在进行行业收缩,也说明了广州在食品制造方面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产业链情况
食品饮料业属于轻工行业,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如果以成品生产为核心,上游产业包括原料供应,下游产业包括市场推广,辅助行业有工艺支持业和品牌建设方面。目前,广州食品饮料业规模比较大,但缺少自主品牌,饮料主要以百事、可口可乐等为主,国内只有珠江啤酒等少数较为有名。
食品饮料产业链示意图
食品饮料业属于日用消费品,尤其使对于年轻人来说,需求较大。但是,食品饮料业的销售也比较特殊,合理的销售布局对其影响很大。
(三) 广州食品饮料业行业结构
广州食品饮料业历史比较悠久,特别是食品行业。其中,广州果子食品厂规模比较大,在凉果生产等方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但是,从产商数量和从业人员的对比来看,广州食品饮料也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竞争程度比较激烈。
(四)行业结构与战略
广州是广东省名牌产品最多的市,有全国名牌产品,又有全省名牌产品;有传统名牌产品,也有新的名牌产品。根据现有品牌特点,广州品牌战略如图2。
(1)对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好发展前景、能形成经济规模和拳头的产品要重点扶持,努力扩大国内、国际市场的份额,做大做强,使其发展为大名牌产品,如珠江啤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