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政策对刑法立法的影响!.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刑事政策对刑法立法的影响!.pdf

颜九红:我国刑事政策对刑法立法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85(2017)01—0008—07 我国刑事政策对刑法立法的影响 颜九红‘11 【摘要】晚近刑法立法表现出的泛刑主义与预防主义刑法价值观,引起不 安。本文通过简要回顾我国刑事政策从替代刑法立法、决定刑法立法到指导刑法 立法的历程,以展示刑事政策影响刑法立法之经验和教训,并警惕刑法立法在保 障人权方面的刑事政策价值远未充分实现即倒向惩罚犯罪压倒保障人权之倾向。 【关键词】刑事政策刑法立法预防主义刑法价值观泛刑主义人权保障 一、晚近刑法立法的主要特点 晚近以来的刑法立法例,表现出尊重公民个体生命价值的刑事政策价值取向,令人可喜;与此 同时,其亦表现出泛刑主义与预防主义刑事政策价值观,令人有忧。 (一)《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连续废除死刑罪名,使得我国刑法的死刑罪名数 量日益获致削减 继《刑法修正案(八)》废除13个罪名的死刑之后,《刑法修正案(九)》再度废除9个罪名的死刑; 基本废止了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老年人的死刑口1;提高了死缓转为死刑立即执行的门槛;通过确 立贪污受贿犯罪死缓犯的终身监禁制度,减少严重贪污受贿犯罪死刑立即执行之适用;修正了刑法 典中对严重绑架犯罪、严重贪污受贿犯罪原有的绝对死刑的规定。日益限制和减少死刑的刑法立法, 既“体现了我国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死刑的决心,同时表明了我国刑罚政策趋向与国际社会刑罚政 策接轨的发展趋势”,这种尊重公民个体生命价值的立法取向,不仅在国际社会上获得好评,而且 在国内也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弘】。 (二)《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通过“降低起刑线,扩大刑事法网,不放过 小罪,从而减少发展为大罪的概率”H [1]颜九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2]我国《刑法》第49条第2款(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三条增设)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死刑政策之法理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2页;韩大元:《死刑立法的宪法界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第3页;赵秉志:《论中国贪污受贿犯罪死刑的立法控制及其废止——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现代法学》 等等。 [4]储槐植:《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及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第104页。 8 万方数据 2017年第1期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总第97期 例如,彻底废除盗窃罪的死刑,但同时降低部分盗窃行为的人罪门槛。又如,增设危险驾驶 罪,然后又通过扩容客观行为要件的方式增加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降低起刑线,扩大犯罪圈, 以期及早遏止可能造成人财两亡的交通肇事;而与此同时,对危险驾驶罪只规定“处拘役,并处罚 金”之轻刑。再如,扩大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对象范围,将猥亵男性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 另如,通过新增“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情节较轻”一档 规定较轻的处罚,而有降低该罪法定刑之实际作用;对新增之“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 罪”,规定“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仅处以轻刑。但与此同时,《刑法修正案(九)》 新增“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将预备行为实行化。新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帮助行为 正犯化。新增“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新增“泄露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罪”,但何谓“非法聚集”, 何谓“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其构成要件要素似有明确性不足之嫌,有致公民行使正当权利受到 妨害之虞蟑1,恐因刑罚过度扩张而成立犯罪留下“难填之壑”16J。 晚近刑法立法例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固然可喜,但刑法立法从惩罚主义转向预防主义之 动向,又不免让人产生刑罚过度扩张之忧。纵然在刑事不法“与合法行为之间划出一条合理的界限 以便平衡潜在的保护安全与保障自由这两种利益”【1确实是一个困难的话题,但“将那些距离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