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变质带的全球分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高校地质学报.pdf

超高压变质带的全球分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高校地质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高压变质带的全球分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年 9 月,第 13 卷,第 3 期,383-391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September 2007,Vol. 13, No.3, p. 383-391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超高压变质带的全球分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游振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 摘要: 对全球28个超高压变质岩产地的地质对比研究发现,超高压变质带的发育,与弧-陆和陆-陆碰撞造山带 关系密切。碰撞造山带多发育于活动的大陆边缘。在那里,冷的陆壳物质可以深俯冲到另一个相对稳定的未俯冲 的板块之下,其深度可以超过90~120 km,在高压达2.5 GPa和温度约600℃或更高条件下,导致超高压特征矿物 如,柯石英、金刚石等的生成。在空间分布上,超高压变质带集中于欧亚大陆及其周缘,澳洲和北美目前尚未有 报道。从时代上看,超高压变质带多出现于显生宙,前寒武纪只有晚元古代(泛非运动期)少数两例。说明以超 高压变质带为特征的碰撞造山作用,是显生宙以来,陆壳增生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才出现的构造体制;Rodinia和 Pangea古大陆的裂解,使地温梯度降低,从而有利于超高压变质带的生成。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岩;碰撞造山带;深俯冲作用;构造体制;地温梯度 中图分类号:P588.3;P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2007)03-0383-09 的产地有28个,如果把属于一般高压变质的蓝片 1 引言 岩、榴辉岩也统计在内,则其数目当成倍增长。   自从1984年Chopin在西阿尔卑斯的Dora Maira 现今报道的超高压变质带在全球分布如图1所示。 的变质岩中发现柯石英微粒包裹物以来,各国科   从图1看出超高压变质带多分布在前寒武纪克 学家发现了愈来愈多的新产地(Chopin,2003)。 拉通周围的显生宙造山带的范围内。其中又以欧 迄今为止已有16个造山带发现柯石英和变质金刚 亚大陆的周缘最为密集。如果以西伯利亚陆块为 石微粒包裹物等超高压矿物。如果以柯石英的出 核心,自北而南可以识别出:(1)亚洲复合山 现作为岩石发生超高压变质的开始,则超高压 链与中国中央造山带;(2)喜马拉雅造山带; 变质的温压条件应该是:T 600℃,p 2.5 GPa (3)亚洲大陆南缘造山带等3个单位。通过这些 (Brown,2007)。所以超高压变质作用是岩石 构造单位来考察超高压变质矿物的分布,岩石组 经过深俯冲的地质记录。绝大多数超高压变质带 合,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以及超高压变质 位于欧亚大陆内部的碰撞带。鉴于欧亚大陆是由 岩的构造特征等。不难从中总结出超高压变质在 许多微陆块拼合而成,碰撞带就好比拼合时碰撞 全球的空间分布的某些规律。 的”结痂”,其中最容易出现超高压变质的记录 2.1 亚洲复合山链与中国中央造山带 并保留下来。如今,全球只有北美和澳洲还没有   亚洲复合山链(图2)北端起自极地乌拉尔的 发现超高压变质的岩石。本文是在对比全球已发 Marun Keu(图2中的13)向南经Ufalei到南乌拉尔 现的超高压变质带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其时 的Maksyutov,基本上是沿乌拉尔分布的,是夹持 空分布的规律并从中引出其所蕴涵的全球构造演 在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两个克拉通之间的造山带。 化的节律性的一些信息。 现以Maksyutov为例,说明超高压变质带的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