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羊和狼的教育模式(组图)
家庭羊和狼的教育模式(组图) 文章来源:《母婴世界-北京宝宝》2009-5-13 11:34:54
???? 人生是一出戏,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也许大多数人在今世都难有机会扮一次飞檐走壁的大侠,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有机会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亦如是在做一次童话角色的抉择,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孩子心中的大灰狼,也有一些时候我们心怀柔情,心甘情愿做一回温柔无限的小绵羊。
??? 选择角色不是一厢情愿,除了父母自身的性格、经历、教育观念之外,孩子的性格气质也在无意之中左右着我们的选择,这是一场需要孩子配合的对手戏,大灰狼还是小绵羊?不完全是我们说了算,但却影响着我们和孩子们的生活。
角色一:“绵羊”型父母
顺其自然,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完全接纳孩子的想法,认为快乐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体验,一般不对孩子做过多要求,实行爱的教育。
出场家庭:邵文虎家庭
宝贝名字:邵文虎(小虎子),年龄20个月
妈妈名字:胡战平,政府职员
爸爸名字:邵军,公司职员
自从有了小虎,妈妈脾气特别好,这可能与爸爸常年在外有关系。妈妈独自带小虎,常常觉得很辛苦,因为爸爸的缺席,妈妈感觉有些内疚,觉得小虎比别人要缺少点什么,为了弥补,妈妈每天都让小虎跟爸爸通电话,这是父子俩最家常的联络方式,而平时妈妈也尽量抽时间多跟小虎在一起,陪小虎玩,有一次小虎吃过饭,要妈妈带他出去玩,妈妈还没吃好,跟小虎说,我吃好就带你去。小虎听了,一伸手就把妈妈的碗推在地上,妈妈什么也没说,起身收拾好就带小虎出门了。
经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约束较少,一方面过分的迁就让孩子养成依赖、退缩、懒惰的个性,在心理上表现为耐挫力低;另一方面,欲望过高且不懂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孩子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冲动,容易出现自私、自我中心、不爱劳动、任性、蛮横等不良品质。
早教透视镜:
宠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而享受父母的宠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宠爱孩子绝对不是毫无原则,一味顺从与粗暴对待一样不明智,让孩子了解规则并且遵守规则是父母宠爱孩子的第一课,只是父母在制定规则时可以稍许宽松一些,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宠爱孩子的形式应该有所不同:
1岁以前,对孩子的情绪需求应该无条件地满足,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而刻意不满足孩子的情绪要求,这个时期情感关怀和交流应该放在第一位,独立在其次。
1—3岁的孩子经常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哭闹不止,很多时候孩子哭闹的任性行为是他们内心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为父母,要学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单纯地将孩子的某个不合父母期待的行为认作任性并加以忽略。
家庭羊和狼的教育模式(组图)
文章来源:《母婴世界-北京宝宝》2009-5-13 11:34:54
?
? 角色二:“大灰狼”式父母
强制性是大灰狼式教育的典型特征,这一类的父母通常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子女过多反抗,为了达成目标,他们甚至不惜采取体罚的形式,孩子的自由发挥空间不大。
出场家庭:朱恒家庭
宝贝名字:朱恒(恒恒),年龄38个月
妈妈名字:石敏,公司职员
爸爸名字:朱大军,工厂工人
在恒恒的眼里,爸爸有时候就跟大灰狼没什么区别。记得有一年冬天,家里吃火锅,妈妈跟恒恒说不要碰桌上的锅,恒恒好奇,老是跑过去看一眼又看一眼,还偷偷把锅盖打开看,这个时候爸爸过来,大声呵斥,恒恒一吓,手碰到锅沿,一声惨叫,妈妈跑出来一看,小手已经烫出了泡。可恒恒爸爸非但没有安慰的话,反而更加大声地训斥:“谁叫你去碰的,不听话大人的话就是要吃亏!”并且要惩罚孩子面壁思过。但从此以后恒恒看见烫的东西就不敢乱碰了。
经常出现的问题:
因为父母的过于严厉,孩子对父母有畏惧心理,关系生疏,有的孩子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渐渐的,孩子个性会变得胆小、拘谨,有时还会通过撒谎来保护自己。
早教透视镜:
苛刻管教的背后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高期望,于是家长出现过度教育,对孩子干预过多,孩子个人自主的空间就会比较小。虽然有无数苛刻的父母用爱来为自己辩解,但是过分严格的管教并不是爱的代名词。
缺乏爱心的管教只不过是父母逞一时之快或者图一时之安的举动,给孩子留下的只是伤痛,许多成年人心理疾患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童年时的伤心经历。
事实上对孩子要求严格、家庭纪律严明并不意味着苛责甚至虐待,父母不管是制定规则还是实施惩罚,都应该心平气和,不要胁迫和恐吓孩子。如果实在觉得事态严重,需要惩罚孩子,那么惩罚的时间也要尽量缩短。
家庭羊和狼的教育模式(组图)
文章来源:《母婴世界-北京宝宝》2009-5-13 11:34:54
? 角色三:披着“狼”皮的“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