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全面地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更是古今世界上所有人民的内心向往。
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最高理想便是建立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他在《孟子》中系统阐述了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
这一理论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孟子为梁惠王解析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是实行王道的物质基础。这里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和谐和社会和谐。
其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进入文明史以来的数千年中,人类依赖自然,接受它的恩赐,对她怀抱着崇敬、感激和畏惧,不敢有超越的非分之想。不违农时,尊重农作物生长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获得自然的赏赐;不在生命体的繁殖季节狂捕滥捞,就会使生命体得以繁衍生息;按照树木生长季节去有节制地采伐,才会有取之不尽的栋梁之材。只有尊重了自然,敬畏自然,感激自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会得到自然的慷慨赏赐,才会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二、自我和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目的和结果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无憾是人的自我和谐,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只有有了富足的物质基础,百姓的生活才能无忧,精神生活才能愉悦,所以无憾是人在养生丧死,安身立命过程中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感的体现。
其三、社会和谐。社会成员自我和谐的政治保障来自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当统治者的统治政策顺民意,得民心,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达到社会和谐,政权稳固。
当王道的物质准备充分以后,才能进而去实现王道之成,形成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孟子同样描摹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王道”即和谐社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种桑养蚕织布,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
孟子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人人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既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要有良好的文化条件。在人与人的和谐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孟子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通过对文章的解析,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孟子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而加深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内容和实现途径的理解,并受到和谐社会道德思想的熏陶,即实现了教学的智育目标,又达到了渗透思想教育的德育目标。
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始终贯穿着“民本”思想,以民为本,一切从仁民、爱民出发,蕴含着朴素的亲民、爱民思想,这是我们古老的东方文化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了改造、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主张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与习近平借鉴孟子的“修身治国”的政治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依据时代特征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概括,它们传承了孟子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全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政之所兴在于顺民心,政之所废在于逆民心。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涉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docx VIP
- MobileFlow-大模型驱动的终端自动化测试新范式-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 OPPO企业AI赋能研效提升的应用与原理解析-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 《第四单元 西方音乐发展史掠影学习学习项目二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七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 教案(表格式)(2024新版).docx
- T∕CACM 1090-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敷贴.docx VIP
- 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谈谈个人见解与感悟.docx VIP
- 新解读《GB_T 35070.3-2018停车场电子收费 第3部分:交易流程》.docx VIP
-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98期):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pdf VIP
- 字节跳动 研发效能提升之道-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