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治水”比喻网络德育
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量、高效性、便捷性和交互性受到了各业界人士的青睐。作为求知欲极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青少年更是趋之若鹜。的确,“如果今天不学习未来的知识,那么,你只能在未来社会生活在过去。”本来学习网络知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学生用网络来干什么呢?2002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剩下的则是关注影视文艺动态、体坛动态、看新闻、发E-mail等。另据本人对我校四、五、六年级上网学生的问卷调查,约有86.6%的人上网玩游戏,5.3%的人上网聊天,4.3%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3.8%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其中有8.7%学生承认在上网时不自觉地浏览过不健康的内容。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十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青少年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于中,例如,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猝死网吧的喻斌,迷恋交友和网恋而被犯罪团伙诱骗轮奸杀害的8名女中学生(载于《华西都市报》),其他迷恋上网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甚至因网债逼身,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为此不少学生家长成立了“反网联盟”和“抗网家委会”,一时间,网络成了部分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的确,为了让孩子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的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网络就像我们的纸墨一样,是一种中性的东西,没有善恶之分。其正邪取决于使用它传播信息的人。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我们作为教育者没有抢先占领这个高地(或者说教育在网络的占有率很低),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被一些不健康网站、网吧侵蚀或毒害。我们不仅不能放弃这个高地,而是攻占这个战略高地,兴其利,去其弊,使网络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强大的战略基地,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 要以“导”为主,避害趋利 大禹治水运用了“导”的方法,这值得我们借鉴。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兴趣班开设网络活动课,将素质教育的阵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的沉溺在营业性的网吧里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的将精力用到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或利用网络学校学习各学科知识,如网上English/英语沙龙、数理化辅导等等。 另外,通过一些正面的例子,如重庆市一位中学生潜心学习网页制作,后被一公司聘为总经理的事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在在网络上有很多网络知识竞赛,其奖品也十分丰厚,可以鼓励和训练学生参加。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舞台,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定期举行FLASH设计大赛,并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又如建立学校网页,让学生承担部分专栏的网页制作。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二、 要以“堵”为辅, “堵”术高明 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主要采取的是一种“缚”的方法,是一种强制性的方法,通过剥夺孩子的权利和自由来限制孩子上网,如不给零用钱,不准出家门,甚至有一位家长为了防止儿子逃出去上网,将自家的防护栏改装成笼子,自己有事外出时就将儿子锁在笼子里。这种方法有较多的弊端:一方面网络的有其进步的作用,禁止孩子上网会使孩子接受不到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孩子这方面知识十分欠缺,使教育没有面向未来,不利于孩子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同时,这种大家长式的作风很难作到以理服人,近乎“残忍”的方式会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民主、平等、诚信的育人氛围的必然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孩子就会与师长更难沟通,就越是要向着反方向发展。其实我们可以借鉴鲧治水的办法—堵,作为“导”的辅助。“堵”表明了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有利于让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堵”和“导”是辩证统一的,“堵”好比是防洪的堤坝,“导”好比是畅通的河道,“堵”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导”。但是,“堵”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何堵呢? 首先要堵住恶流的源头,通过健全网络法律的建设,来保证网络的正常秩序,目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网络法规,网络秩序主要是依靠道德的约束力来维持。作为孩子的师长,除了呼吁加速网络法制的建设外,要利用自己的威信,严正地向孩子申明上网的最基本原则:不准主动地查找、浏览不健康内容,即使被动地收到不健康内容也要做到“非礼勿视”。否则严惩。 另外,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种营养防病剂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初报.doc
- 个人主页的分析与设计.doc
- 中国传统葬式.doc
- 中国传统葬法.doc
- 中国“十五”水利环境保护述评.doc
- 中国保安协会章程.doc
- 中国元素对中国设计的启迪.doc
-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探析.doc
- 中国养禽史.doc
-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出路分析.doc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