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太和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太和殿

第二部分 三大殿——太和殿 作者 : 单士元   中和殿、保和殿外朝宫殿主要建筑是三大殿,位置在太和门之内三万多平方米的大庭院里。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最初的名称,明中叶改为皇极、中极和建极殿,而清代改为太和、中和、保和殿至今。三殿自成一组,为叙述方便,就以今名称谓。第一座建筑叫太和殿。三殿前后排列在一个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工”字形的台基上。每层和龙墀边缘都绕以白玉石栏板望柱上,还雕有精美的龙云图案。台心高812米、边缘高712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从奉天门北望这座重叠起伏、玲珑秀丽的三台,像是白玉砌的山峦。伸出台面石雕龙头嘴当中有圆孔与栏板下凿出小洞口相通,是25万平方米三台的排水孔道。它将三台在雨季的雨水除从龙墀阶台流下外,都是通过这些龙头和小洞分散流去排泄到地面。在大雨之季,从远处展望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大观。三台上的栏板望柱石雕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功能。我们无不为这一浩大工程和华美石雕而惊叹。   太和殿是封建王朝的金銮殿,皇帝坐朝的殿堂。明初取名奉天是根据儒家的天命论,说成皇帝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因而古代有所谓传国玺作为对人民进行统治压迫的印信,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明代中叶嘉靖朝重建时改名皇极殿。其意是皇建无极永远统治的愿望。17世纪清代改名太和殿,其意又是万年和顺,所谓国泰民安。   太和殿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九个月后因雷击而焚毁。在整个明代重建有两次,耗尽天下财力民力。现在太和殿是17世纪清康熙年重建的。它是宫殿中等级最高的四大坡庑殿顶。由地平至屋脊高3505米,横广6396米,面宽九间,左右各有一夹室,外面不设门。进深五间,深372米,殿内净面积3380平方米。天花板下净高144米。按四柱之中空间为一间计算,共由五十五间组成的大殿堂,由七十二根柱子支撑。开间正中是六根金井柱支托藻井,柱身沥粉贴金云龙,其余殿柱俱涂朱红油漆。柱高由地面至天花梁144米。殿内正中有一个约二米高的地平台座,上面设置雕龙宝座,两旁有蟠龙金柱,天花板上藻井倒垂金龙戏珠,照耀着宝座。   从建筑设计上看,其他建筑如廊庑楼阁都匍伏在它周围。长长的甬道,辽阔的庭院,再经太和门前一系列建筑的渲染和三台的衬托,使三殿成为整个皇宫的巅峰。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这个殿堂主要是举行大朝会时用。例如新皇帝“登基”(即位)、向全国颁布政令和诏书,皇帝的生日和新年元旦在此接受朝臣的祝贺,以及每年的冬至节也在此坐朝。由于这个节日(即冬至节)封建皇帝要以天子名义向天祭告,在国城门外有象征天的建筑叫天坛,去天坛前先在这里举行仪式。太和殿是象征封建政权的上层建筑,是实施封建政权的工具。虽只有每年固定的数次庆典而已,使用率是很低的,但庆典之际却异乎寻常的隆重铺张。譬如祭天坛从事人员要达万人以上。从太和殿排列的仪杖直至天安门外。至天坛沿途警跸羽林军又排列若干。又如在太和殿受贺时,庭院中陈设卤簿和范金铸的官员品级山图,文武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品级次序排列成行,面向殿座跪拜及行三跪九叩礼。一般只有王公、相才能在三台上,其他官员只能在庭院,低级官员则在太和门外。朝拜时殿廊下设中和韶乐,大朝门设丹陛大乐,太和殿露台上还固定设有日晷、嘉量。日晷是测日影的仪器,制定历书颁发天下,名为授时;嘉量是用它制订度量衡以颁发天下,象征立法。象征长寿的铜龟、铜鹤,在龟、鹤空腹中点燃香檀木,由口中喷出袅袅香烟,弥漫宫廷。在举行典礼时金钟、玉磬齐鸣。从8米多高的三重台阶下仰视高35米的大殿,充分体现空间高低对比及建筑艺术的恢宏。这一切都是用来衬托独夫之尊。   太和殿重檐庑殿,上檐用九跴斗拱,下檐用七跴斗拱。屋面铺二样黄色琉璃瓦,体制最尊、构件最大。按琉璃瓦件在清代分为十等,术语称为“十样”。一样无编号,十样有编号而无实物,因而最大的从二样开始九样结尾。曾在琉璃窑老账簿上有“上吻”一名,体积大于二样但未见实物。太和殿正脊两端安装的二样吻,其高度34米、重量3650公斤,总计16件组成,紧紧吻住正脊,其名正吻,又称龙吻。在垂脊岔脊下部的筒瓦,则安有塑造成立体形象的琉璃人物和飞禽走兽,等级高的殿脊可排列十一种。太和殿垂脊安装的走兽瓦件总数为十一是最多的。它的排列次序是前端为仙人骑凤,往上为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猊、七押鱼、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从仙人骑凤到行什总数十一。这些瓦件是沿袭宋代傧伽的遗制,明清只稍有变化而已。   从建筑角度看,龙吻和飞禽走兽等都是从实用中产生的,在正脊和垂脊交接处是整个屋顶互相联系的错综环节,为保护这一部位不致遭受雨水侵蚀和松散脱裂,用陶制构件笼罩,并使之衔接稳定,于是出现了“吻”。垂脊坡度较大为防止瓦件滑落和脱裂,须将下端脊瓦钉在脊梁上固定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