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土默特旗科达穗及种子化石研究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内蒙古土默特旗科达穗及种子化石研究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土默特旗科达穗及种子化石研究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第 28 卷 第 2 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l . 28 No . 2 2004 年  3 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Mar . 2004 内蒙古土默特旗科达穗及种子化石研究 1 2 2 1 阎同生 ,  胡雨帆 ,  耿宝印 ,  陈丽红 ( 1. 河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 16 ; 2 .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摘 要 :对发现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的几种科达穗化石及种子类化石进行了研究 ,经 鉴定确认其中有 2 个为新种 ,分别定名为长爪科达穗 Cordaitant hus long ibracteat us sp . nov . 和多泡石籽 Car p olit hus m ultibullat us sp . nov . . 这些珍贵的繁殖器官的发现 ,表明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种子演化已达相当水 平 ,对于研究科达类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 内蒙古 ; 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 ; 科达穗及种子化石 中图分类号 :Q 9 14 . 2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4) 020 18706 科达纲是已绝灭的裸子植物中的一个类群. 化石记录表明 ,从石炭纪至二叠纪期间 ,在一些地区 ,科 达纲植物是植物群中经常出现的植物类型. 该纲的植物茎干高大并以单轴式分枝 ,顶端着生舌形叶 ,根 部特征类似现代红树 ,繁殖器官着生于远端长叶的分枝上 ,种子一般是两侧对称. 部分古植物学家认为 科达纲可能由前裸子植物的一些分子进化而来. 科达纲繁殖器官对研究裸子植物早期阶段种子球果进 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科达类分散器官化石特征 1. 1  茎 科达树中经常完全缺失年轮 ,科达属茎的初生木质部分化不明显 ,只有很少数管胞以分离的合轴形 式出现于次生木质部的末端. 初生木质部管胞有纹孔式 、具环纹 、螺纹 、梯纹 、网纹以及圆形纹孔等类型. ( ) 科达属化石保存了茎的内部结构 ,如北美发现的宾夕法尼亚木属 Pen nsy l v anioxy lon 具有粗大的由薄 ( ) 壁组织组成的髓部 ,髓部被少数分离的初生木质部束 合轴 所包围. 髓里面保存有间隔均匀的水平隔 膜 ,与茎顶端伸长所形成的腔隙相间排列. 科达类的次生木质部宽阔并且比较单调 ,仅由管胞和单列射 线组成 ,射线细胞壁较薄. 1. 2  叶 科达类叶呈舌形 ,顶端钝圆 ,长度多在 10~20 cm 之间 ,个别长达 1 m . 科达类的叶脉为平行脉 ,偶见 二歧分枝 ,叶脉数为 10~35 条/ cm . 叶子呈螺旋排列 , 以基部着生 ,酷似现代的罗汉松属. 1. 3  根 ( ) 科达类根的形态与现代红树的根相似 ,保存了结构的根化石归入无髓根属 A my elon . 次生木质部 由单列射线和径向排列成行的管胞组成. 复杂的韧皮部含有筛管分子 、薄壁组织 、纤维和射线. 外围构造 疏松 ,具通气组织. 侧根一般从较大的根上的突起处大簇生出 ,没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只在初生根的一边 生长 ,具有像主根一样的补充组织. 1. 4  繁殖器官 科达类的繁殖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