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故居 - Peaceful Mind.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语堂故居 - Peaceful Mind

大师林语堂故居位在阳明山半山上,前临路,后面顺陡峭山体眺见台北盆地的淡水河与远处的观音山。几年前我去过一次,昨日(10/15/2009)趁着在中国文化大学教书,中午下课后开车下山时,眼见其故居停车位尚空,因此临时起义,随即停车,再往大师故居一探,以享其雅致。 故居兴建于民国五十五(1966)年,由语堂先生亲自设计,是大师生前最后十年定居台湾的住所。建筑面积不大,是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模式,结合西班牙式的设计取向,兼具东、西方风格,融合了现代感与古典美。蓝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墙,其上嵌着深紫色的圆角窗棂,意境典雅精致。 从西式拱门走进,穿过回廊,可见透天中庭,西班牙式螺旋廊柱被和煦的阳光轻轻地拉长身影。语堂先生爱竹、爱石,所以他刻意在中庭一角,由翠竹、枫香、苍蕨、藤箩等植物,与造型奇特的石头,营造出可爱的小鱼池,他常坐在池边的大理石椅上,享受「持竿观鱼」之乐。 民国六十五年(1976)四月一日,先生长眠于故居后园,享年八十二岁。台北市政府为纪念林语堂先生的文学成就,并得林夫人廖翠凤女士捐赠大师藏书、著作、手稿及其遗物,爰于大师旧居,成立「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于民国七十四年五月开放。 其后,台北市文化局成立,有意扩充活化原有图书馆功能,以「名人故居」及「文学生活馆」之方向规划。经过公开招标评选,由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取得经营管理权,于民国九十一年三月廿六日全新开馆;成为结合展示参观、艺文讲座、餐饮休憩的多元化空间,完整呈现了语堂先生的格调思想、发明创意、生活态度与文学成就。民国九十四年十月一日东吴大学接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托经营林语堂故居,并以研究为指标,活络林语堂学。 此次前往,临后方开阔景观的原有客厅已规划为一精致的咖啡厅厅,一方面提供简单饮食,另一面也可以向往语堂先生到客厅外的阳台上,坐在老藤椅上远观青山绿水,思索人生点滴,好不自在。我特地在此用了午餐,一方面对着语堂先生巨照,再加上书柜里的作品集,也口越过玻璃门透看清雅中庭,再回忆一下语堂先生整个人生,彷佛与大师对谈,幽默几句,好不自在。 大师墓园即在阳台下方之后花园内,经常放置鲜花一束,以示景仰。前后左右花园不大,但也算得上是清新雅致,再加上前依阳明山,后则远观盆地山水,整体景观搭配,颇有大景园中的小景园意向。 李常生 2009/10/15 林语堂发明的打字机 大师长眠与此,与山水为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